返回

开局染血,手刃宋太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十五章 雪夜定策(1/4)
        符太后之所以带着小皇帝大半夜整这么一出,也是事出无奈。

        虽然除掉了野心勃勃的殿前都点检,但是滕王郭彪依然拥有巨大的势力。他是先皇的亲弟弟,郭宗训的亲叔叔,就连符太后都要敬他三分。

        当年,郭彪跟随先皇南征北战,鞍前马后,立下了不世的功勋。再加上郭荣就这么一个弟弟,便把大周帝国边疆的军权都交给了他。

        比如镇守河阳的白重赞,镇守陕州的药元福,镇守宋州的李重进,阵容许州的王彦超,都是他的老部下,对他忠心耿耿。

        不仅如此,朝中的武官也大多都是滕王的党羽。

        而符太后和小皇帝手里的,只有京城中的十万将士,和一众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

        比如说范质、王复、郑仁辉。

        废物x1,废物x2,废物x3。特别是范质那废物,竟然连赵匡胤的阴谋都看不出来,轻轻松松就让人家把京城所有的兵都带了出去。

        近日,朝堂之上,主少国疑,应当拥立长君的呼声甚嚣尘上,滕王的不少党羽都在暗中谋划着,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向符太后和小皇帝发难。

        所以,他们才会趁着雪夜,来找兵部尚书和教父韩通商讨对策。

        韩士聪听罢符太后的诉求,捋着胡须,点了点头。

        他叫过来一个下人,让他去把韩彻也叫过来。

        符太后一脸惊讶地看着韩士聪,问道:“怎么,着朝廷之争,大公子也深有对策吗?”

        韩士聪跪在地上,解释道:“长子韩彻虽然愚顽,但他自幼饱读诗书,胸中有些点墨,希望他也能为陛下和太后分忧。”

        符太后点了点头,说道:“听闻韩彻是京城四公子之一,请他来谈谈也好。”

        见自己的父亲特意叫上大哥,说实话,韩通心里有点不爽的,毕竟自己刚才还给韩家挣了这么大个面子,又当面用诗词战胜了大哥,但是父亲心中仍然念着大哥,这么重要的事,竟然特意把他叫来。

        哎!古代这长幼有别的观念,还真深啊。

        他哪里知道,父亲叫韩彻过来,是想让韩彻在侧面映衬自己的才华,从而让太后更加死心塌地地倚仗自己。

        过了半炷香的时间,小厮带着韩彻来了,这一场秘密的雪夜定策就此开始。

        符太后开门见山,点出现在藩镇割据,外将手中权力太大是大周帝国的最大隐患。而滕王则是隐患中的隐患。

        虽然滕王现在人在河阳,但是整个朝堂之中,几乎所有的武官都是他的党羽,而六部之中,有三个部门都在他的势力范围之中。如果不加以限制,坐看滕王和外将做大,没等大周帝国统一天下,便已经内部四分五裂。

        所以,符太后的第一个问题便是,如何削弱滕王和外将的实力。

        韩彻是韩家的大公子,从小便接受极为良好的教育,要吃有吃,要穿有穿,所以平日里自是甚高,所以言谈举止之中,颇有目空一切的架势。

        但是,再骄傲的人,也所有求,他的所求,就是功名。

        说白了,他想当官,还想当大官。

        眼下,符太后和皇帝就在自己的眼前,就像刘备一样求贤若渴地等待着军师们的提点,这不正是他谋取功名最好的时候吗?

        韩彻听了符太后的发问,向后一避席,站起身来。他先摆正了一下自己的冠冕,又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衫,让自己看上去堂堂正正的。然后动用自己的满腹经纶,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

        韩彻引经据典,还特意掉书袋,用了一大推听都没听过的典故和成语,有的时候列举了一大堆古代的名家典籍,就跟报书名似的,恨不能把脸贴在符太后的腿上。

        他就差把嘴凑到符太后的耳朵边上,夸自己看过多少书,有多牛逼了。

        符太后听得云里雾里,太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