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开局染血,手刃宋太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十五章 雪夜定策(2/4)
典故她都不知道,还有一些生僻字,听都没听过。她上上下下打量了一下这个少年,只觉得他虽然也和韩通一样,挺帅的,就是言谈举止之中,透露着一种让人不舒服的傲气。

        最重要的是,她真没听懂韩彻在讲什么啊?

        拜托大哥,你能不能说得通俗一点啊。

        过了一炷香的时间,韩彻终于心满意足的讲完了。

        他站在原地,眼睛明亮亮的盯着符太后,仿佛在等待她的夸奖,毕竟,这么富有才华的一通演讲,任任何人都会诚心地佩服。

        符太后皱了皱眉头,伸出一根手指,小声说道:“那个,韩大公子,我有点没听懂,你能不能再说一遍。”

        我晕!

        3」∠

        韩彻的脸瞬间拉得老长,差点没栽倒。

        合着我引经据典,又是《诗经》又是《礼记》的,您一点也没听懂啊。

        韩彻悄悄叹了口气,打算把刚才的话再说一遍。但是有一个人不干了。

        那就是韩通。

        人家符太后和小皇帝是来找我的,你在这里讲个没完,真的好烦?

        韩通微微一笑,将身体向符太后身前挪了挪,小声说道:

        “大哥的意思是,应该像唐肃宗那样,大力削弱藩镇的力量,让他们把家属都留在京城之中,监视他们。同时,再把他们的行政权利和司法权利收回,只给他们留下军权。改‘府兵制’为‘募兵制’,并且进行轮换制,将领每年都会来京城考核,定期对将领进行调动。

        “不仅如此,还要重文轻武,大大提升文官的权利,这样,就可削弱滕王的势力,他就不敢发作了。”

        韩彻讲了半天的话,被韩通几句话就给解释明白了。

        韩彻站在原地,看庶子弟弟又抢了他的风头,脸上气得一阵红一阵白。但是毕竟符太后和小皇帝都在场,他也不好发作,只能气鼓鼓地坐下了。

        符太后一听韩通的解释,登时豁然开朗。她反复咀嚼了一下韩通的话,不禁点头说道:“大公子言之有理啊,大公子言之有理啊。”

        什么?符太后竟然夸我了,哇!那我将来岂不是会做上大官了,成为全京城瞩目的焦点?

        韩彻的脸上瞬间阴雨转晴,开心地像个孩子。就连一旁的韩士聪都拍着大腿赞叹道:“彻儿所言极是,妙极,妙极!”

        全场都在赞叹韩彻的才华,只有一个人,微笑着摇了摇头。

        “呵呵!呵呵!”

        “大哥,你这是把我大周帝国往火坑里拉啊,将来我大周帝国出现冗官、冗兵、冗费和积贫积弱的毛病,是你韩彻来负责吗?”韩通怒声争辩道。

        “什、什么?你竟然敢质疑我?好吧,你说说,你有什么好方案?”韩彻被这个弟弟给震惊到了。

        韩通倒是满不在乎。

        符太后尴尬地笑了笑,对韩通说道:“既然太师您不同意韩大公子的观点,那您说一下您的呗?”

        “是啊,教父,您也说一下您的看法?”小皇帝拖着小脑瓜,满眼崇拜地看着韩通。

        韩通微微一笑,说道:“我的想法很简单,一共就三点。

        “这第一点,对于外将,应该‘夺其权、控其粮、收其兵’,这样,就可以一举解决从中晚唐开始到现在,藩镇尾大不掉的困局。”

        言简意赅,直点痛处,符太后赞赏地点了点头。

        “这第二点,既不重文轻武,也不重武轻文,而是文武并举。文官可以深入到军营中带兵打仗,而武官也有机会获得中央机要职位的升迁。”说到这,韩通不禁想起了后世之中的范仲淹,他就是文人带兵的典型代表。

        符太后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第三点,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重开科举,为朝堂选取人才,补充文官梯队,现在咱们的大周帝国的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