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碧落之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十二章 唐之大殇(1/3)
        “当然有……”,“岂止是不轨之心,甚至是狼子野心!”白居易刚欲出声回答,却被许久不作声的李昂抢白打断,“我们大唐历代的军国密事,虽然严禁外传,但都会记录在只供历代君主查阅的起居注和时政记上。杜卿,你可知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先帝肃宗为了借兵回鹘,曾与回鹘约定如若克复长安、洛阳,则长安、洛阳的女子和财富全部任凭回鹘淫掠?”

        “竟有如此荒唐之约定?那岂不是置长安的百姓于兽类之口吗?杜慎言的言语惊异中带着悲愤。

        李昂并没有正面回答,他无法评说自己的先祖,只是继续讲道“九月二十七日长安克复后,广平王(即后来的代宗)向回鹘的叶护太子跪拜苦苦哀求,且叶护太子本就有慕唐之心,不忍伤害大唐百姓,才没有使长安遭受淫掠;但洛阳可就没有这般幸运了。十月十八日,唐回联军克复洛阳,回鹘众兵士入城后自行解散,成群结伙,大肆淫掠三日,甚至回鹘首领叶护太子亦无法制止,市井、村落、衙府、宫殿都被洗劫一空,被侮女子不计其数……”

        李昂的这番话,给杜慎言产生了极大冲击。因为回鹘出兵平叛安史之乱,所以在明面上朝廷一直宣称回鹘乃是仁义之邦,对于大唐有再造之功。这也是一直以来杜慎言对于回鹘的看法。没想到回鹘早在至德年间,就已对洛阳动手了!听着李昂的讲述,杜慎言不自觉地露出了悲愤之色。

        李昂看到了杜慎言的脸色变化,心下暗喜,不露声色地继续讲道“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大唐九节度邺城兵败,洛阳再次沦入贼手。可叹我大唐空有数倍兵士,竟无力反击叛军,反而被史思明打得节节败退,眼看就要重演天宝年间长安被占、天子奔逃的惨状。先帝代宗(就是之前的广平王)无奈只能再次请求回鹘出兵,而这次,回鹘已经没有叶护太子这样心向大唐的统领了。新继任的牟羽可汗不但要求我大唐嫁女和亲,而且还要求功克洛阳后淫掠洛阳十日。代宗毫无讨价还价的资本,答应了回鹘人的所有请求!”

        杜慎言心中忽地一沉,不由自主地问道“洛阳后来怎么样了?难道还要第二次遭受荼毒?”

        李昂苦笑了一下,道“还能怎么样,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唐回联军第二次克复洛阳,回鹘再次大肆淫掠,而且其暴烈程度是至德二年那一次的数倍!一万多百姓因为忍受不了,逃到白马、圣善二寺躲藏,希望佛陀显灵救他们于水火。但是佛陀并不是回鹘人的信仰呐。回鹘人残暴之至,火烧二寺,寺内一万多竟百姓被活活烧死!”

        “什么!回鹘人怎敢在我大唐境内如此放肆!”杜慎言听至此处,话语中已然带有抑制不住的怒气,这和他沉稳内敛的性子完全相悖,显然,回鹘淫掠杀人之事已给他造成了极大的心理震撼。

        李昂当然观察到了杜慎言心态的变化,但根据他长年的处世经验,觉得火候还是不够,他还要再加一把火“为什么不敢,那时的大队中有战斗力的精锐,大部分都河东三镇(河东、范阳、平卢),而这三镇恰恰就是反叛主力。抽了这三镇,大唐就是一副空架子,只有朔方、河西、安西三镇的军队可以与之一战,但实际上双方势均力敌,叛军甚至还在武器装备、人员素养方面占有优势。没有回鹘兵,我们根本无法击败叛军,收复失地!回鹘人非常清楚这一点,而且也充分地利用了这一点。白马寺惨案发生后,先帝代宗曾派使者到洛阳质问回鹘人,为何不遵守不伤百姓的约定,回鹘人的回答非常干脆!”

        杜慎言问道“回鹘人是怎么回答的?”

        李昂道“他们没有回答。”望着杜慎言疑惑的目光,他继续说道“他们把代宗的使者斩杀了!”

        “啊!”杜慎言心头又是一沉。

        李昂道“还没有结束呐,代宗听闻使者被杀后,气愤不已,让天下兵马大元帅、雍王李适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