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碧落之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十一章 可怕的对手(1/3)
        白居易继续说道,“不久后,安史之乱爆发,大唐和叛军争相拉拢回鹘加入己方阵营,唐肃宗对于回鹘最终加入己方阵营感激涕零,回鹘私下收受叛军大唐明光铠和陌刀之事被按下不问。非但如此,为了进一步借助回鹘势力打击叛军,反而给予回鹘更多唐制兵刃。当是时也,我大唐已山河破碎,能够借到回鹘兵力已是万幸,试问还有什么余地去过问回鹘私吞大唐利器之事呢?”说到最后,白居易已是深深叹息。

        “如若没有这许多明光铠、陌刀和其他众多大唐的制式兵刃,我黠戛斯勇士又岂会败于回鹘!”注吾合素言语中充满了悲愤和不甘。

        杜慎言却在心底涌起一丝寒意“明光铠和陌刀的制造技艺,安史之乱后已经失传,当下我大唐总共只有明光铠二万副、陌刀二万柄留世,散存于神策军和金吾卫,再无能力打造新铠新刃。未曾料,回鹘竟然有明光铠和陌刀各五千以上,其军力之盛不容小觑。贞观、开元年间,我大唐全盛时开疆拓土,常以万余精锐击败、慑控数十倍之敌,所仰仗者,实乃兵士着明光铠、执陌刀所组成之陌刀阵,现下此阵在我大唐已失传,而回鹘如若仰仗所领明光铠、陌刀,组成此阵,则实对我大唐构成巨大威胁。”

        “可不幸的是,回鹘在八十年前安史之乱中的香积寺之战,就已习得此阵,且此阵由其‘铁衣人’世代承袭之今!”注吾合素眉头紧皱,肃然的语气透露着问题的严重性。

        “能说得再详细些吗?”杜慎言急切地问道。

        “至德二年(757年)闰八月二十八日,也就是我前面所说的青山之役后的第二年,大唐王师与安庆绪叛军决战于长安城外的香积寺北,回鹘五千‘铁衣人’在唐将朴固怀恩(回鹘人)率领下参战。王师在南,叛军在北,两军列阵对攻,厮杀半日不分胜负。是时回鹘斥候侦测到战场东部林地伏有万余叛军精骑,正欲攻击王师右翼,情势危急!朴固坏恩得报后,欲率‘铁衣人’迎战,又怕‘铁衣人’寡不敌众,遂破例临阵传授其陌刀阵法。‘铁衣人’初习此阵后,在朴固怀恩亲自指挥下,结此阵如墙推进,叛军伏骑尽数被歼灭。后又从东侧绕至叛军后方,与正面王师前后夹击叛军,仍结成陌刀阵攻杀叛军,叛军步骑挡者尽碎。最终香积寺一役,叛军大败,安庆绪率残部连夜东逃,王师阵斩六万余,收复长安,肃宗大悦。事后,朴固怀恩主动向肃宗请违例外泄陌刀阵法之罪,肃宗不但以‘战时形式危急可便宜处置不必事皆依例’为由免去其罪;而且还因回鹘兵有功,允许其继续深入习练陌刀阵法,要求朴固怀恩尽相传授此阵。由是之后,回鹘‘铁衣人’尽得陌刀阵法之精妙,且该阵法与明光铠、陌刀一起在‘铁衣人’内部世代相传,凭此阵法,‘铁衣人’横扫漠北、漠西诸部,至今未有敌者。”注吾合素以其雄厚低沉的语音,用了一盏茶的功夫讲述了回鹘“铁衣人”习得陌刀阵法的来龙去脉。

        杜慎言听得十分认真,越听越感觉心头仿佛压着一块分量不断增加的重石。“剑河之役与青山之役的画卷有吗?”杜慎言向注吾合素问道。

        注吾合素应声后递了两卷史画给杜慎言,杜慎言拿着蛋状水晶又仔细端详了一顿饭功夫,抬头说道“从画卷上看,黠戛斯不仅有广袤的草原,还有巍峨高耸的山脉、湛蓝清澈的河流、高大茂密的森林,和我想象中的漠北草原很不一样,确实是极好的栖息繁衍之地!”

        白居易叹道“可惜如此好的草原和森林,都已经落入回鹘之手了!”注吾合素则难受得双眼噙泪。

        “天宝三大战后,黠戛斯后来归往何处?”杜慎言接着问道。

        “我们黠戛斯在青山之役脱险后,为了躲避回鹘追击,沿着剑河北迁一千里到了极寒之地中。此处长年积雪,冷杉、落叶松等高大乔木茂密。只有七至九月雪融时适合渔猎耕作,我们称这段时节为温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