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小太监纵横大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十四章 杀官放粮(一)(2/6)
中,却是在京中的老相识,于是招呼道“张雨老哥,你怎么也来了?”

        张雨上前笑着说道“在下是奉了樊虎樊大人之命,带了一百名侍卫前来迎接大人。”

        “哦,这老攀也未免太客气了吧,我不过芝麻绿豆大点的官职,竟然劳烦这么多兄弟。”王强道。

        “不是这么说,临来前樊大人说了,保护王大人安全乃是皇上的旨意,他让我等确保大人毫发无伤安抵京城。”张雨回道。

        杨立昌在旁讨好般说道“王大人青年才俊,本次筹粮顺利,乃是首功一件,大人上回路过兖州还顺便探明了一干乱党,免了我兖州府一场祸乱,这又是一功,皇上恩宠也在情理之中吗!”

        “诶?乱党!”王强略微惊诧的问道。

        “启禀大人,是这么回事”张雨身后一名侍卫闪身上前说道,王强认出此人正是他离开兖州时留下打探消息的那个侍卫。原来,这个侍卫奉王强之命留守,很快发现了有一伙人正在密谋策划饥民暴动,因为寻不到王强,只得利用锦衣卫在兖州的情报机构向北京汇报,锦衣卫副指挥使樊虎接到报告,认为兹事体大,一面向崇祯皇帝汇报,一面派张雨带领一百名锦衣卫赶赴兖州相机处置,同时命令张雨留守兖州,接应王强回京。张雨带兵赶赴兖州,按照那侍卫的指引,将那年轻书生为首的一干人抓了,关进兖州府大牢,这份功劳却归在了王强身上。

        王强听了却是心中不喜,他本不想与农民起义军为敌,暗自抱怨这个侍卫多事。那杨立昌又在旁边凑趣说道“下官等审问了一干要犯,现已查明,这伙人乃是闯贼余孽,为首的叫李岩,他们秘密串联,鼓动饥民暴动,若不是大人见机早,张雨将军处置及时,险些酿成一场暴乱。”

        王强听过李自成的评书,知道这个李岩乃是李闯王手下重要的谋臣,李岩与红娘子还有一段英雄美女的佳话。如今听说被抓的人叫李岩,不由暗惊,这下可是把李自成给得罪到家了,一旦这李自成进了北京,这个帐肯定是要算的,这可如何是好呀!王强胡思乱想着,不觉沉了脸。

        那杨立昌不知起倒,还在喋喋不休说道“下官已在府中备下酒宴,一来为大人接风洗尘,二来也是为了报答大人平乱的恩德。”

        王强本就对杨立昌没有好感,如今更添厌憎,他盯着杨立昌那张马脸不悦说道“本官皇命在身,不敢大意,再说这兖州府地界饥民遍地,在下实在没有心情饮宴,我看还是算了吧。”

        “这、是、是、是。”杨立昌马屁拍在马脚上,尴尬不已,悻悻的不再言语。崔明等官员见王强如此托大,也暗自不

        爽,众人各怀心思恭送王强回馆驿休息。

        王强独自回房,满脑子还在想着李岩,竟是坐卧不宁,午饭也吃不下,想来想去,他决定到牢里去探访李岩,见机行事。

        当天下午,王强来到城西的大牢。王强在牢头的陪同下顺着阴暗的走廊朝里走,走廊两边是牢房,每个牢房都关了五到七个犯人,这些犯人俱是衣衫褴褛面黄肌瘦,不少人身上还带着血迹和鞭痕,牢头告诉王强这些都是参与串联造反的饥民和带头抗税的百姓。

        牢房最里面一排是关押重犯的牢房,中间加了一道铁门,有专门的军士看守。铁门里面一溜十几间牢房却都是单人间。王强发现最外边一间牢房关着的犯人居然穿着七品的官服,不觉诧异,遂问道“这位怎么回事呀?既然犯了事为什么还穿着官服呢?”

        牢头叹口气小声说道“这几位都是兖州府下辖几个县的县令,因征集剿饷不利,被张大人下令关了,因免职的政令未到,所以还穿着官服。”王强知道,崇祯皇帝下令全国各地追加征集剿饷,因为剿饷征集不力,已经摘了十几位府道官员的顶子,杨立昌这么做只是上行下效之举。

        王强命牢头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