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银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248章 不明白就让她明白(2/3)
训斥,但这事情啊,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过得去的,殿下封了罗彪为平辽伯,看起来像是在宽慰罗守珍,可实际上是在给罗守珍找一个接班的人,也是提醒罗彪,让他和罗守珍早日分家。”“王大人,本官跟你的想法不一样,罗守珍精通兵略,是员不亚于杨怀玉和狄青的猛将,殿下这些年啊,有锐意进武之心,他想效仿唐朝的太宗皇帝,罗守珍若是做的不过分,殿下不会杀他,让罗守珍上阵打仗,其能力不下于任何名将,可若要是长时间驻扎在一个地方,为官主政,就容易出问题。刘御史也曾上过弹劾罗守珍的奏章,之后的辽平府,还是要慢慢移交到刘御史的手中的,罗彪正是建功立业的年纪,也不会在北边呆久的。”付子婴说的王志忠心中都明白,他知道两三年之内,新税制的收入会让殿下对原先的领土有了更深的想法,南方是不是要打,还未曾可知,但临近哈密的西域之地,肯定是要收的。王志忠的心中夙愿,就是要重现大唐贞观之治那样盛世,现如今,大宋朝似乎能创造出一个比贞观更伟大的盛世。王志忠听着付子婴的分析,轻声笑了笑:“付大人啊,想事情现在已经是很全面了,你所说此为王道,但不知,殿下如何处置罗守珍,调回清闲的衙门,还是再次出任边疆的大将。”“王大人,这里只有你我二人,你觉得罗守珍是在京城呆着,跋扈放纵的好啊,还是去边疆练兵打仗的好…………”瓦罐不离井口破,大将难免阵前亡。对于一些稍微正常的将军来说,他们年轻体壮,身子骨硬朗,能够恩养在东京之中,随时随地可以带兵出征,这对于国家是个好事,但罗守珍明显有些不一样。骄纵自大,若是长时间留在东京,早晚出事。这不仅是铁喜的想法,也是王志忠,付子婴二人对其的看法。铁喜看来,罗守珍是不可能耐得住寂寞的,难免找事,说不定找着找着就找到了董妃那里。王志忠,付子婴二人看来,罗守珍留在东京,迟早是保不住性命的,而付子婴对罗守珍有举荐的恩情,罗守珍若是真的犯了大事,付子婴与罗守珍的这层关系就会被有心人利用,继而攻击付子婴。别人不知道,但尉迟江晚这人肯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董妃书信被付子婴亲自送到了赵祯手里。赵祯看书信的时候,双手都在颤抖。与此同时,铁喜在东宫也看着同一封书信。铁喜不动神色的将书信放下,而后看着坐在下面的付子婴开口说道:“不出意外的话,我的那位小皇叔马上就能回来了,不管有多少流言,没有证据,他就是皇祖父的亲生儿子。”“是,殿下,待到殿下大婚之后,小皇子就能回来了。”付子婴也知道,赵祯这次肯定会让小皇子回京。铁喜微微笑着,而后脸上的笑容慢慢消失,他看了一眼张爱,张爱点头,将殿内的所有侍女太监全部带了下去。等到这东宫中只剩下付子婴,铁喜二人后。“付大人,这封书信本来是可以拦下的对不对?”铁喜缓缓说道。付子婴从椅子上站起身来,拱手说道:“是的,但没有必要,因为只要陛下有这个念头,终究是拦不住的。”对此,付子婴早有定数,现在铁喜直接开口问询,他倒也不意外。“我知道,可付大人可曾想过他和董妃回来之后,我会怎么样?”“殿下不会如何,朝堂也不会改变,一切事由微臣都愿意背负。”付子婴毫不犹豫的说着,董妃和小皇子回来,不可能安安分分,为了安抚董妃,总要有一个人站出来担责。铁喜叹了口气,若是换作正常的君王,付子婴对董妃做的事情,即便是为了君主,即便是有了皇帝的默认,他也不会有好下场。铁喜显然不一样,他之所以揣着明白当糊涂,一方面当然是为了自己,另外一方面就是为了保全付子婴这样的大臣。“我相信,董妃是个明白事的人,即便,她不明白,我也会让她明白,等他们回来后,就住在南宫。”“我今日找付大人来,主要是想听听付大人对大理和大越的看法。”铁喜只是提了一嘴董妃,便不愿意在这个话题上继续下去了。他今日说,一方面是明确告知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