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诸武争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十六章 为天下苍生谋不平之人(2/3)
        箫剑生侧耳旁听,连连点头。

        在快接近田舍的时候,箫剑生又看到了霍海,正在和一名无极宫弟子称兄道弟的攀谈,两人显得很亲密,直到箫剑生出现,霍海才狠狠的瞪了他一眼,随即带着那名弟子快速的走开了。

        箫剑生望着霍海鬼鬼祟祟的身影狠狠的握了一下拳头。

        简单的吃过午饭,箫剑生怕误了下午的考核,就没敢睡觉,一直到有无极宫的弟子过来,确认完腰牌又核实了名字,便领着不到二百人再次向天一书院走去。

        还是青石坪位置,还是那个姓陈的老教习,只是手中的书换了,换成了一摞还没有装订起来的黄色单页纸,纸张很旧,边角已经磨出了毛。

        在他们经过时,陈申平正在聚精会神的翻动那些发黄的纸张。

        随着一道钟声响起,陈申平停下了手里的动作,眯着眼睛望着下首的众考试,眼神还是一样的冷,冷的有些残忍。

        “文以明道最讲求自然之道,以文悟道,文则有益于天下,以道治家,治国,治天下,修行之道也如此,只有悟其中之奥义,才能重走前辈的辉煌之路,曾经有位故交,文采之高足能成为天下儒学的范典,成为天下诸国文武百臣案上之常客,曾有好学之士评论,此人文采足能与大夏国士禄文中比肩,今天的考核内容就出自这位故交之手。”

        陈申平简而言之对文与道的透彻理解,下首考生听的是如痴如醉,只可惜,陈申平只字不提他哪位故交的名字,只会勾起众人的好奇之心。

        就在这时,一个摇着折扇的公子哥欣然说道“据我所知,那禄文中早已隐退,倒是奉天王朝还有一人,文采完全可以和禄文中齐眉,可以说是享誉天下也不为过,此人虽出生草野,但如今是奉天驸马都尉魏向文身边的人,要知道那魏向文可是文状元出身。”

        霍海饶有兴致的接话道“你说的此人可是孙廷博大学士?”

        霍海说完之后,脸色带着三分得意,似乎觉得同为奉天人士,脸上有光吧,他还故意看了一眼陈申平。

        只见陈申平冷着脸摇了摇头,示意无极宫几名弟子将考卷分发下去。

        几息后,箫剑生轻轻的接过那薄如蝉翼的考卷,小心的铺平,在他看清这篇千字文的标题后两道剑眉忽然凝结起来,粗重的鼻息吹斜了考卷,他颤抖着双手缓缓的扶正,然后闭上了眼睛。

        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他依然没有动笔的迹象。

        柳慕白再次不经意的看了他一眼,陈申平看着这个不争气的家伙,要不是有宫主在场,估计早提着耳朵赶人了,真乃朽木一块。

        有已经作答完的考生长出一口气,看了看四周,面露浅笑,在看到箫剑生时,对着自己的考卷连连点头,这其中霍海作答最为迅速,他第一时间搁笔。

        几乎就在所以考生都挺直了腰杆,坐等那一声钟鸣的时候,箫剑生终于抬起头睁开了眼。

        他毫不犹豫的在『臣不谋于荆棘,天下人和,民同乐,东扶犁,西修平,南渠分水,北草孤危,则金可拔』这行字的正下方工工整整的写下了三行小楷。

        第一行,臣不谋于荆棘,天下人和,应为臣不谋于荆棘,天下为和。

        第二行,《治于大同者论》全文九千七百六十二字,一百七十三个同字,需全观,方解其大同之意,本卷千字文,有以偏概全之疑。

        第三行,也就是关于《治论》文作者的简述,他再次用小楷修改,将文雅之士改为,为天下苍生谋不平之人。

        就当箫剑生沉甸甸的将最后那人字写完时,他发现青石坪寂静异常,所有的人都在盯着他看。

        他看到春风阁中诸人对他指指点点。

        他看到陈申平早已停止了整理黄页的动作,眼神异常清淡。

        ……

        箫剑生脸色凝重,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