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番外一(1/3)
        我是钱米寿,也叫钱季浛。

        钱为父姓,季取自于我母亲的姓氏。

        姑母说,母亲十月怀胎生下我,很是不易,要铭记自己是从哪里来的。要不忘外祖家,不忘生我的母亲。

        而“浛”字,是姑父结识皇上的御用大师求来的。

        姑父为此,月余吃斋念佛,只因大师看出来姑父不信佛,特意设置门槛考验。

        至于姑父从一个不信佛不信命的人,一位“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人,为何又忽然很是相信这位大师。

        当时,姑父、姑母和姐姐很是神神叨叨,说大师道中某种机缘,让他们不得不信。

        我认为,甭管是什么理由,其实那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姑父属于无肉不欢的人,家里顿顿菜里必须要有肉,能只为我一个名字吃斋月余,就可想而知,姑父很爱我。

        是的,爱。

        我是在很小的时候,从姐姐那里学会了这个字。

        从学会,就没缺。

        姑父姑母、姐姐姐夫,祖母,家里的兄弟伙伴们,让我生活在有爱的环境中。才有了我的今天。

        小爱,我从来不缺。

        大爱,我一直都有。

        ——

        宋阿爷离开后第三年,钱米寿从御前行走来到工部交通部门。

        这是他的个人选择。

        全家人都知道米寿喜欢画桥梁,研究路,对他的选择表示支持和尊重。

        而在这一年中,彼时只是吏部尚书的宋福生,在皇上大力支持下,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次细化六部。

        推动细化军衔制服,推动细化制服管理制度。

        比如,骑兵就是骑兵,后勤兵就要身穿后勤兵的服装。让老百姓一眼就能看出来你是干什么的。

        比如,米寿所在的工部。

        交通、水利、工匠、山泽、屯田等等,全部细化行政管理部门。连官服也是有区别的。

        交通的就要穿上交通的服装,隶属于朝廷的工匠也有制服。

        这不嘛。

        这一年才入冬不久,天上忽然降落近十年难遇的大雪。

        从上午开始下雪,到傍晚时,雪的厚度已能覆盖到成年人的膝盖。

        而这天,又恰巧是各寺庙香火最旺的一天。

        京城下面各县各村百姓络绎不绝,谁也没有想到会有突如其来的大雪。

        不止普通百姓被堵在路上,连各世家夫人小姐的车也堵在城门口。

        安娜就是被堵的那个。

        耳边听着身边闺秀们在这种天气,居然显得异常兴奋,一个个也不着急回家。

        她心里明镜的。

        别看这些姑娘们嘴上虽然聊的是一些无关紧要的话,但事实上,能让她们显得这么兴奋,心里是惦记着前方车辆里的“京城四少。”

        那“四少”的车辆离她们很近。

        以贵妃所出的皇子为其中一少。

        莫老将军的大孙儿为……

        算了,其他人就不提了吧,安娜不感兴趣,她只对四少里的其中一位兴致勃勃,那就是她理应叫一声“舅舅”的钱季浛。

        但安娜从十二岁开始就没叫过,刻意不叫舅。

        “嗳?前面车怎么突然停啦?”车厢里的姑娘们纷纷小声道。

        安娜不喜这些姑娘们想看“四少”不敢看,想说心里话不敢说的模样,她一把掀开车帘就望了出去。

        这一看,安娜的漂亮小脸难得一见的羞红了。

        前方车辆边上,米寿一身矜贵的富家公子打扮,正一边和车里面的马老太、钱佩英说话

        “祖母,姑母,想必城门那里人手不够,百姓全在外面冻着,已经一个多时辰有余了,这样下去恐是不行。咱们车里有炭盆,他们没有,我得过去帮忙维持秩序,让他们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