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优秀青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三十九章 当那啥立牌坊(2/3)
好东西,可以卖给他们的贵族,然后再从他们的牧民手里收购羊毛弄成毯子再卖给他们的牧民,包括咱们收购来的牛羊肉也是一样的道理,加工一下再卖回去,让他们成为低端的供应商,似乎也没什么问题。”

        朱瞻基忽然叫道:“我想起来了。”

        杨少峰愣道:“你想起什么来了?这一惊一诈的,还能好好说话了不。”

        朱瞻基道:“我突然想起来了,你现在干的事情倒像是你以前在京城说那些儒生们一般,属于那种既要当姐儿,还要立牌坊。”

        ……

        杨少峰突然恨不得抽自己一个嘴巴,没事儿跟朱瞻基说这些玩意干什么,好好一个孩子都被带坏了!

        回过神来之后,杨少峰才道:“不是,这是不一样的,咱们这是关怀藩属国,是实打实的让他们得到好处的事情,跟那些儒生们逛秦淮河可不一样。”

        根本没接杨少峰的话茬,朱瞻基反而冷笑一声道:“随你怎么说,反正我辩不过你。

        不过,这次的事情你想的倒是挺好,可是你却忽略了一个最为关键的问题。”

        杨少峰愣道:“什么问题?”

        朱瞻基道:“你想过没有,酿酒需要的是粮食,可是粮食从哪里来?

        永乐十二年,大明岁入粮食三千万石,但是这三千万石的粮食要支应军用,各地的预备仓、济农仓、常平仓、义役仓、社仓、义仓也都需要。

        没有足够的粮食,你这酒的产量能提上去了?没有了产量,就算你卖得再贵又能如何?

        不能通过卖酒赚钱,你拿什么去补贴收购牛肉的亏损?还想收购羊毛?你也就是想想吧,搞不好真就被陛下挂到城门楼子上去了。”

        杨少峰干脆将一边的酒坛子拎上桌,指着酒坛子笑道:“这坛子酒是怎么出来的?”

        不待朱瞻基回答,杨少峰就接着道:“咱们通过醉仙楼,弄了一百坛子酒回来,合计花费了银子一百两,然后再蒸馏成这种酒,共计得了十坛左右。

        也就是说,这一坛子酒的成本大概是十两银子,没错吧?”

        朱瞻基点了点头道:“那也不够啊,你这是自己喝,醉仙楼还能给你弄来,但是一旦互开了边市,需要涉及的量可就不止这么点儿了,而且醉仙楼那边需要的量也很大吧?”

        眼见林羽没在,杨少峰不禁有些遗憾——这要是小舅子林羽在这儿,肯定能好好告诉朱瞻基什么叫做生意。

        起身从旁边的架子上拿了个瓷瓶,往里倒了点儿酒之后道:“这酒是给什么人喝的?给平民百姓吗?错了,这酒是给达官贵人们喝的,他们会在乎银子吗?”

        冷笑一声后,杨少峰又接着道:“就这么一小瓶,一斤都不到的量,一百两银子!买不起就别喝!”

        朱瞻基讥笑道:“我看你真是疯了,天下好酒千千万,你这几种酒混到一起蒸馏一下,一斤就卖一百两银子?你知道这是多少钱?”

        杨少峰道:“一两银子一千文,一百两便是十万文钱,按照二十文钱能买一只大肥鸡的价格来算,一百两足够五千只,咱们一顿吃一只,都足够咱们吃上四五年的。”

        朱瞻基道:“那你觉得谁还会来买你这个酒?光禄寺都不敢买你这个!”

        杨少峰摇了摇头道:“光禄寺自然不敢,他们要是花一百两买一瓶这个酒,会被皇帝陛下挂城门楼子上风干。

        但是那些有钱人不一样,他们能舍得花十两银子买这么一瓶酒,根本就不会在乎多多花九十两。你得揣摩他们的心理,这喝的是酒么?”

        朱瞻基愣道:“不是酒,那是什么?”

        杨少峰嘿嘿笑道:“这酒名为神仙醉,所以这喝的就不是酒,这是人生,是品味,是与众不同,是俯视苍生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