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阴阳符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章五四 化虚为实(1/2)
        于无谓的气海中,那道半成的符箓静静地漂浮着,丝毫没有因为于无谓停止解析而出现消散的迹象。

        犹豫片刻,于无谓还是将神念探了上去,试图仔细观察这道凭空出现的符箓的跟脚。

        然而他只是心念这么一动,神念还没来得及动作,那符箓却先起了变化。

        就像是了解到于无谓的心意一把,那符箓主动主动展开了气机,刹那间,于无谓便明悟了这道符箓的作用。

        这种明悟并非来自于外界,而是从他心底产生的。或者说,这道符箓其实也并非凭空出现,而是如同神念、真气一般,是他本身修为的一部分。

        “这……”在这瞬间,一个名词在于无谓脑海中浮现“符箓真种!”

        符箓真种是雷法派修士在踏入还丹境界时,凝聚的兼具有通灵元符与内丹形态的一粒灵种。

        于无谓自己就是雷法派修士,自然对符箓真种的特性有长足了解,故而他第一时间,便将两者联系了起来。

        “那我这算是什么?定鼎枢机,踏入还丹境界?”

        于无谓摇了摇头。显然不是,虽然他不知道成就还丹是什么感觉,但从前人的描述种可知,从通神境界到还丹境界,修士本身便如同脱胎换骨一般,绝不可能似如今这般平淡。

        何况于无谓的气法、神法,皆未臻至圆满的地步,又怎么可能就此踏入还丹境界?

        “莫非在外丹之外,还有‘外符’、‘外种’不成?”

        一念至此,于无谓忽觉背后生寒,“外种”没有,那魔种呢?

        虽然魔种并非文字意义上的种子,可自己现在这种杂乱无章的心绪,岂不正像是被魔念侵染过后的状态?

        “外符”、“外种”,这些过去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东西,难道都是魔念产生的幻觉?

        于无谓眉头微皱,发动神魂之中的混沌阴阳符,遍察内外,却没有发现半点魔念的痕迹。

        “不是魔念?”事到如今,于无谓也只能如此认为。因为通常来说,混沌阴阳符就是他防备魔念的最后手断了。

        如果魔念连混沌阴阳符都能幻化,那于无谓也只能随之沉沦,将那幻化的世界当作真实的世界。

        而不可能再无限制地细究下去,就像南华真人的那个著名典故,“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

        到了南华真人难等境界,自然可以既“有分”,又“齐物”,直窥万物之道。可后辈末学,功行不足,思量此等哲理就只会自乱心神罢了。

        面对那道“符箓真种”,于无谓遵循的是同样的原则。既然没发现问题,那就当作没有问题。

        只要后续不出现结丹的迹象,就继续解析,知道完全解析完毕。

        在二元算符的推衍下,这一过程很快便完成了。当那道通灵元符解析完成后,于无谓自然便明悟了这道符箓的作用,与此同时,其气海当中,也形成了一枚相应的完整符箓真种。

        “化虚为实,原来如此!”这一刻,于无谓终于明白,那道通灵元符能够脱离修士而单独存在的原因了。

        这本就是一道有着“化虚为实”作用的符箓!

        当然了,其化虚为实的能力,仅能作用在引气成符而形成的符箓上。想要真正打破真实与虚妄的界限,凭空造物的地步,恐怕只有南华真人那等修为境界才能做到了。

        不过即便只是将引气而成的符箓由虚化实,那也是一件非常了不得的创举。

        因为通常而言,不借助外物的话,符法修士能长久引而不发的符箓只有一道或者数道,不管是几道,这个数量绝对不会太多。

        这就使得专修符箓的修士,为了应对不时之需,往往要通过在某种介质上绘符的方式,来储备大量不同种类的符箓。

        但是在诸如纸、帛等介质上绘符同样存在着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