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鱼不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356 ————番外6(1/3)
        孟戚慢慢发现,  平州的竹山县是个很有意思的地方。

        不是指百姓喜欢去庙里跟神佛磕叨家常,  而是这里的穷困,  维持在一个极为均衡的点上。

        穷是真穷,  家家户户都没有多少余财,穿不起太好的衣裳,需要终日劳作为生计忙碌。

        但没有多少人真的饿到面黄肌瘦,宛如皮包骨头,甚至边远一点的村落里还有不少老人活着。

        ——乍看很平常,  却能说明好几件事。

        首先,这里没有盘剥佃户欺压百姓的豪强,  其次,这里没人经常饿肚子。

        前面那一条还好说,  毕竟是靠近边疆的闭塞小城,不受州府辖制,  又有极能干的县令,想必是能够解决的。

        后面那一条就真的引人深思了,这里可不是江南,气候苦寒,上好的良种在这里活不下去,  也不能一年种两季,  大概除了薯类,其他亩产量都够呛。

        诚然,这是灵气富裕之地,因龙脉盘踞,  草木繁盛,山中飞禽走兽众多。

        猎户得以捕兽为生,卖到村中城里,其余人等隔三差五也能捞些肉,吃点油水,看着像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所以饿不死,日子过得还不错。

        可是灵气能带来益处,也会带来不利的一面,看飞鹤山就知道了。

        飞鹤山的那些个渔村,依靠溪流湖泊度日,却实在穷困得不行,想多吃几口粮食也是没有的,只能捕鱼。

        因为山地开荒不易,而耕作又极难收获,作物可以汲取灵气,可是它们生长的势头又哪里及得上野草,更别提爱吃谷粒的山中鸟雀,机敏聪慧,前脚看着人播种,后脚就能刨坑把粮种啄了。秧苗冒出一点绿芽,还要遭逢虫害,待灌浆打苞的时候,野兽又来祸害糟蹋,这般下来,种一亩田付出力气,能熬干一户人的心血,就算日夜守着田,到头来也收不到多少粮食。

        虽然岐懋山的灵气不及飞鹤山,地处北疆虫害也少了些,但这些问题同样存在。

        竹山县是受龙脉灵气影响最深的地方,翻看地方志,便知道这里自古穷困,山中异闻盛行,野兽凶悍,进山有种种忌讳,免得一命呜呼。飞鹤山人人都能捕鱼,可岐懋山显然不能人人做猎户,要是落到豺狼虎豹口中,反倒白白赔了命。

        因此这里一直是十里八乡最偏僻穷困的所在,隔壁麻县的情况就好多了。

        “……日子变得好了,是最近二十来年的事。”

        孟戚自言自语,他觉得有意思极了。

        孟戚是个天生闲不住的人,他不爱盘根究底,可谁让事情撞到他眼前来,引起了他的兴趣呢?

        “你小心引起薛令君的怀疑。”墨鲤半真半假地怒道。

        城里来个生人,还一味儿探听旧事,问问粮价,再问问每年收成多少,简直像是州府不死心派来收税的人,又像边关附近倒卖粮食的奸商。

        长得好看可以糊人,让大伙儿不知不觉间就把话说出去了,事后一回想,感觉到不对,还不赶紧跑去告诉秦捕快李师爷?

        城虽小,人的警惕心高着呢,还不是平州换了几任府尹,都想把麻县竹山县这几个游离在外的地方攥回手心。

        每一年象征性给州府的那点钱粮,还是往年旧例,要按朝廷定下田税徭役,这些年增加的丁口都没算在内,显然是一块没啃完的肥肉,不盯着就怪了。

        “可能是薛令君,压着不给州府钱粮的缘故,大家有了喘息之机……”

        墨鲤说到一半,也停顿了。

        早年他不觉得奇怪,是因为他生在岐懋山,长在竹山县,没见过外面的情形,看了书上说的盛世承平繁华,也不觉得这里的百姓日子过得多好,充其量是没有饿死的人。县衙那边有许多活要干,乞丐都被拉去充数了,能干活就会管吃管住,至于死了父母亲人的孤儿就如唐小糖,一家给一口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