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现代留过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179章 经筵之地(1/3)
        第179章经筵之地

        午睡醒来,赵煦喝了一碗冰镇好的莲子羹。

        冯景就在他面前,低声说道:“大家,今日汴京城里,似乎出了个新鲜事……”

        “好多人都在药店、熟药店里,抢购着胆石……都说要格物致知……”

        赵煦听着,微微点头。

        这个事情能在短时间内闹得这么大,自然是有石得一和石得一麾下的探事司逻卒们的功劳。

        这两个月来,探事司在赵煦遥控指挥下,越来越像是一个传媒机构,而非情报机构了。

        放风、泄密、鼓噪舆论……

        探事司的五百逻卒中的大部分人,现在都成了人型喇叭。

        平日里除了打探坊间流传的消息,就是负责在赵煦需要的时候,放大某些声音。

        从而微妙的影响舆论。

        现在来说,赵煦还是很谨慎的。

        他暂时也只会如此作为,并不会将那些现代学来的东西,就这么的用在汴京城里。

        太可怕,也太危险。

        那些东西,得等他再大三四岁,可以掌控局面的时候才能慢慢用上。

        冯景低着头,在赵煦身边,继续说着:“高家、向家,似乎都派了些人去了信州……曹家和刘家,则有人去了潭州……”

        大宋三大场,信州铅山(今江西铅山县)、潭州永兴场(大抵今湖南浏阳)、韶州岑水场(今广东韶关曲江)。

        信州最近,潭州次之,韶州……都到岭南了,外戚们大抵不敢去。

        赵煦在现代的时候,去过这三个地方。

        现场实地查看过出土的北宋遗址,也看过了当地地方县志和博物馆里的实物。

        所以,赵煦很清楚这些地方的矿藏条件,也知道它们的潜力还远远没有被完全发挥出来。

        须知,根据记载,这些地方,特别是韶州的岑水场在赵佶那个小子的时代和后来的南宋时代,用了胆水浸铜法后,年产铜加起来超过了六百多万公斤!

        仅仅是这一个地方,每年所产的铜,就足够铸造四百多万贯铜钱。

        此外,这三个大场还有着伴生的银矿和金矿矿脉。

        不过,这些都是小节了。

        所以,赵煦只是嗯了一声。

        冯景立刻闭上嘴巴,心道:“大家对外戚,还真是优容啊!”

        若是大行皇帝,高家、向家但凡敢向这些地方伸出一个指头,都会被立刻斩掉整条手臂!

        所以……

        冯景也能理解,为何现在几乎所有宗室、外戚,都在一起高声赞美着这位少主了。

        以至于两宫能听到的,全是赞歌,所有人都在说:官家仁孝,自古罕见,娘娘真是福气好!

        ……

        在福宁殿喝完莲子羹,赵煦就到了坤宁殿,给向太后问安。

        今天,政务不多,所以向太后也难得的休息了一个中午。

        见了赵煦来,她将手里的东西藏到了帷幕后的屏风中。

        然后坐在椅子上,等着赵煦到她面前。

        “儿给母后问安……”赵煦到了向太后面前,跪下来俯首一拜。

        向太后立刻就把他扶起来,慈爱的问道:“我儿睡得如何?”

        “儿午睡向来极好!”赵煦回答,然后问道:“母后为何没有午睡?”

        向太后笑了一声,摸着这个孩子的头,说道:“母后是大人,大人不需要午睡的!”

        “哦!”赵煦点点头,然后和向太后道:“儿听说,再过些时日,就要开经筵了?”

        向太后点点头,道:“髃臣们已经多次上奏,求开经筵了!”

        “太母和母后,也拗不过他们!只能答允!”

        经筵是士大夫对皇帝进行意识形态培养和塑造的最有效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