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唐华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493章 梦非梦(1/6)
        第493章    梦非梦

        傍晚,大雨滂沱。

        武功县城头上的谯楼残破,因田承嗣攻武功时以投石器在楼顶上砸了个洞,士卒们稍做了修补,却还在不停漏水。终于,屋顶轰然塌了下去,里面响起了兵士的抱怨。

        “啖狗肠。”

        “罢了,不破不立,再盖就是了。”

        从谯楼探出头的士卒往外望去,远远见到雨幕中有数骑狂奔而来。在这样的天气赶来,必然是有十分紧要之事了。

        于雨中放下吊篮,核验了令符,来人惊动了驻扎在武功县的援军主将高适,甚至,高适还立即传信扶风、宜寿诸城,请严武、田神功等一应将领亲自过来。

        “快,先去烧些热水来……北平王,这边。”

        高适领着浑身湿透的薛白入城,道:“今日下午,杜五郎已带着贵妃与高将军一行入城了。北平王可是为此而来?”

        到了这里,薛白反而不急了,摆摆手,道:“先不必惊动他们,我有话与你谈。”

        高适一愣,眼中流露出了忧虑之色,问道:“北平王亲自来,可是出了变故?”

        “大局无妨,关中的叛军马上就撑不住了。唯有些细节你们需做调整。”

        很快,高适让人燃起火炉,两人在干燥的堂上对坐而谈。

        薛白依旧不提正事,先是说起高适早年间那首《燕歌行》,又吟了那句“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感慨世事十数年来从未变过。

        之后聊起了在征南诏时的旧事,高适如今的官职地位,都是因南诏之战而来,这也是他与薛白之间的恩义。

        “北平王需我做什么?尽管开口。”

        薛白语气随意,问道:“倘若圣人下旨要杀殿下与我,高三十五兄如何做?”

        高适讶然,起身往外看了两眼,不见有旁人在,方才回来小声问道:“可是有奸臣蛊惑圣人?”

        “哪有奸臣?都是顺着圣意行事的佞臣罢了。”薛白道,“到了兔死狗烹的时候了,如今你可擒了我交到蜀郡,必可封侯拜相。”

        说罢,薛白闭上眼,等着高适的决断。只要高适有想要效忠李隆基、李亨父子的打算,此时是最适合的立大功业的时机。

        恰如原本历史上他平定永王之乱。

        可若是高适错过了,这就是他的沉没成本。以后再有人劝他,他便会想到今日尚且没有擒拿薛白,为何还要找更难的时机呢?

        当然,薛白之所以敢如此,出于他对高适的了解,高适有功业心,一心想恢复祖上的荣光,而要立功业难免要投机。何况,他相信高适的忠心是对整个大唐社稷,而非对李隆基一人。

        “殿下与北平王守长安,平叛乱,而圣人南幸川蜀,忠王出奔灵武,宗社神器当属何人,我岂有不辨之理?!”

        沉默了一会之后,高适作出了他的选择。

        薛白睁开眼,看着眼前高适那沧桑的面容,道:“今日,我更读懂了高三十五兄的诗意。”

        表了态,接下来便该说如何做了。

        长安都是疲兵,且粮草不足,面对李亨的二十万兵马,自是不好抵御。薛白并不寄望于高适能守住长安西边这几个小城。

        可薛白却道:“先吃饭,吃了再谈。”

        晚饭很潦草,只有些干粮,两人默默嚼着,听着外面的大雨声,直到严武、田神功等人匆匆赶来。

        ~~

        严武一进城就感受到了隐隐的不对。

        他带来的人手被安排到别处去更衣、进食,而高适也以让他换身干净衣裳的理由,卸掉了他的甲胄、武器,邀他到衙署商谈。

        过了大门,他听得马蹄声,回过头去,只见田神功、田神玉兄弟赶来,却还是披甲带刀的。

        严武眼中闪过些许思索之色,站在那等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