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006【踏破天】(2/3)
续都散去了。

        但是,城西和城南的饥民,却似乎越积越多,且只有一条护城河挡着。

        在降雨之后,其实许多饥民选择回乡,借高利贷买种子补种粮食。可他们返回户籍所在地,遭遇的却是官府催粮,逼着他们赶紧上交赋税,只能选择回天津躲避征粮官吏。

        夏粮田赋,必须在九月以前结清,北直隶大员们催得急,州县官吏只能硬着头皮征收。

        天津城南和城西,如今已汇集五万多饥民,吓得天津官将连忙派兵构筑防线。

        任何人不得进出,兄妹俩暂时被阻住去路。

        又过数日,饥民无法越过防线,开始成群结队的散去。

        一部分选择离开,到四野乡村讨饭求活。

        一部分选择死扛,只要拖到九月份,过了夏粮征收期,回乡之后就不怕官府,拖欠的税款也将变成“账面逋赋”。再过两三年,为方便征收来年新税,皇帝自会下旨“抹除逋赋”。

        最后一部分灾民,确实饿得无法动弹,在天津城外躺平了等死。

        渐渐的,警戒开始放松,外头不能进来,但里头可以出去。

        赵瀚站在护城河边,眺望对面的灾民情况,感觉应该可以顺利通行。

        那些灾民毫无组织度,东扎一个帐篷,西搭一个窝棚,绝大多数露天而居。若是遇到危险,只需杀人立威,干掉一两个,剩下的都会选择退让。

        赵瀚揭掉包裹矛尖的破布,一手持矛,一手携妹,背着行囊过桥而去。

        大约前进数百步,眼见赵瀚携带物品,而且行囊还胀鼓鼓的,陆续有数十个饥民围上来。

        “小妹,拉着二哥的衣服,跟在后面别走远了。”赵瀚叮嘱道。

        赵贞芳有些害怕,连忙抓住衣摆,亦步亦趋跟着。

        赵瀚挺矛前进,随时准备杀人立威,这乱世容不得丝毫妇人之仁。

        有了前些日子的经历,赵瀚早就已经适应。

        此乃明末,并非21世纪的和平中国!

        兄妹俩在遍地饥民当中穿行,无数麻木或贪婪的目光投来,他则回敬以凶狠的眼神。

        可惜,孩童表现得再凶狠,也终究是没有大人护着。

        一个稍显健壮的饥民,率先走到他们面前,心怀不轨的问道:“你们从城里出来,有吃的没?”

        “没有。”赵瀚面无表情回答。

        那饥民说:“我不信,把包袱打开看看。”

        赵瀚冷笑:“再走近些,我给你看。”

        那饥民立即迈步,根本没把赵瀚当回事儿。

        一根竹竿,绑着半把剪刀,又是孩童拿在手中,能有什么威胁可言?

        彼此愈发接近,赵瀚突然挺矛刺击。

        赵瀚没有练过传统武艺,不知该如何用矛,但刺刀术却玩得很溜。

        此时此刻,对方都没反应过来,就被竹矛前端的剪刀准确刺入咽喉。

        鲜血涌出,目标轰然倒地,眼神里全是不可置信。

        饱食休养半个多月,虽然力气依旧不大,但赵瀚的速度比以前更快了。

        四下一片惊呼,虎视眈眈的饥民们,飞快避让赵瀚这个小瘟神。

        兄妹俩踏步向前,无人再敢阻拦。

        赵贞芳低头去看死者的伤口,鲜血淋漓让她颇为害怕,小手死拽着二哥的衣服往前走。

        走着走着,又有三个饥民拦住他们的去路。

        赵瀚冷笑着亮出武器,竹矛前端的剪刀还在滴血,跟那三人形成对峙局面。

        “大哥,点子扎手,没必要拼命。”一个饥民劝道。

        被呼为“大哥”的饥民,龇牙冲着赵瀚狞笑,但终究还是让开去路。

        就似虎豹捕食,但凡有受伤可能,都会选择更换目标。

        待赵瀚兄妹走远,“大哥”越想越憋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