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周极品暴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三百三十章 石头的真相(1/2)
        亲自出马,顺势谈成了一笔巨额交易,杨坚心情大好。

        面对徐庚的试探性请求,鉴于交易也是他促成的,杨坚也无拒人于门外的理由,当然是继续保持爽快:

        “若你真放心来,本王又有何担忧的?呵呵呵!”

        叶继忠陪同杨坚折返静州,他身旁又多了个徐庚,虽然跟徐庚打过几次交道。

        但杨坚在场,叶继忠必须对徐庚有所防范,只让他行于自己身侧,不许他离杨坚太近。

        徐庚的心半提到嗓子眼儿,直到进入静州城内,城内景象跟桂州差不多,他这才稍稍放下些心,转而对杨坚说道:

        “想必王爷不会记得我这个无名小卒。”

        “下人徐庚,原洛州籍府兵。”

        “彼时周齐交战,而周国大捷后,洛州百姓皆受过王爷恩惠,使城内忍受饥寒交迫的百姓及时获得赈济,王爷善待饥民之仁慈,深入下人之心。”

        “在王爷治下的百姓,定能安定富足。”

        这一顿彩虹屁拍下来,杨坚满心消受:

        “原来是洛州人,想必之前也见过几次?”

        徐庚点点头:

        “下人见过王爷数十次,而王爷身兼重任,事务繁忙,对下人无印象才是常理。”

        想起往事,杨坚心里的感觉是累,在洛州时为了赈济饥寒交迫的洛州饥民,他没日没夜的累。

        而且在前往洛州之前,和州的情况比洛州更糟。

        那一个多月里,他连睡觉都睡不安生,越想越觉得累。

        “叶刺史,以本王的眼光来看,这位日后将会是静州与桂州保持联络的桥梁,务必好生款待。”

        杨坚对叶继忠叮嘱一声,招呼客人不是杨坚认为的要事,如何通过桂州向周国谋财,才是第一要务。

        对徐庚礼貌赞许几声后,杨坚率领一众随行,先行离开坊街。

        徐庚终于松了口气,来自王的威压,像是一股无形的气压压在心头,让人压力山大。

        叶继忠也很赞赏徐庚的大胆,要不是他,恐怕那榷场现在都还不会什么动静。

        既然谈成了,且心知杨坚想要什么,叶继忠直接跟徐庚谈起了第一宗盐事交易。

        徐庚顺势以方便交易为由,问叶继忠索要通行令,以便他来往两地,对桂州知会准备货款,对静州达成交易。

        思来想去是个好提议,叶继忠欣然允诺。

        随着时间流逝,静州出来的百姓越来越多。

        初时,这些百姓怀着试探的心思,带着石头出来,跟桂州商队换取想要的资物,诸如粮食、布匹等等。

        时间一长,他们逐渐意识到不仅石头换资物是真的,且桂州的商队在收石头之余,还明码标价了大米多少钱一升、小米多少钱一升,各种品质的粗细麻布又是多少钱一匹。

        这些百姓在换取足够的资物之后,渐渐从想要资物变成了想要些钱来作为积蓄。

        以免往后榷场不要石头了,他们还能有钱出来采买东西。

        此外也有静州百姓将自家织的布拿出来卖,也不知买的人是桂州人还是静州人。

        总之只要价格合适,买的人乌泱泱的。

        ……

        拢共三艘满载着同轨的千里船,于奉州南郊的乌江舶场靠岸。

        就地卸货之后,劳工沿着萧仁昌早已设想好的官道规划,从乌江东岸开始,沿路按铺设规范,使同轨缓缓朝桂州直直蔓延而去。

        按照萧仁昌的设想,若能打通奉州与桂州之间的直线通路,则中原来往桂州的,都不必再向西南绕行夜郎,尔后再从夜郎向东前往桂州。

        只需从奉州直直向南,即可直通桂州。

        此举能使桂州与长安之间的距离缩短三成!

        奉州位于长江南岸,离长江支流众多的楚州仅百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