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农家果儿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十五章 三房进城(2/3)
女儿一点面子,所以只犹豫了一下便顺从地下了炕:

        “还是我闺女亲哪,知道孝顺爹了,不像某些人,就会嘴上胡咧咧,有能耐你把水打好端过来,哪家婆娘不是这么伺候自家男人的?明明自己是个懒婆娘还好意思胡咧咧。”

        包氏气得扭身上了炕再不想理他了。

        翌日一大早,一家四口穿戴整齐来到上屋,跟老两口打声招呼就打算出门,陶氏瞪眼骂道:

        “早饭不吃了?老三媳妇儿,知不知道搁灶上热几个窝窝头拿着路上吃?和着是打算到了县城胡吃海喝哪?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能省则省别净想着糟蹋钱。”

        “不吃了,那啥,我们打算坐牛车去,就不拉家里的板车了,爹,娘我们走了。”

        姚三柱不耐烦地回了陶氏一句,拉着包氏跟儿女出门了。

        村外那条通往县城的官道上,时常有专门拉人赚钱的牛车在路上走,每到一个村口,赶车的生意人都会略停一下看看有没有要搭车的人,这种牛车不论大人小孩儿,距离远近,一律都是按人头收费,一人一文钱。

        上姚村因为距离县城比较近,做的快的话也就一个时辰左右的路程,所以村里很少有人去坐这种牛车,多是拉着自家的板车,上面带一些自家的农产品去县城卖,既省钱又方便,坐牛车的话如果带的东西多,还要额外收钱的,很不划算。

        今儿姚三柱一家子并没有稍家里的菜蔬去卖,唯一的行李就是包氏挎在胳膊上的一个竹篮子,包氏身上又带了些零钱,所以干脆奢侈一回,带孩子们坐牛车去。

        一家四口站在村口的官道旁等了一会儿,很快就有一辆牛车过来,车上人并不多,他们一家一共付了四文钱,坐上去刚好把车辕坐满。

        牛车晃晃悠悠走在官道上,赶车的中年男人手拿一根长鞭轻轻挥舞,嘴里不时吆喝一声,果儿挨着包氏坐在车辕上,觉得这牛车的确好,比上次她坐的板车可要舒服多了。

        不到半个时辰牛车就到了县城的城门外。在离城门不远的地方停下来,果儿随着大家下了车。

        她特意留意了一下,这种专门拉人的牛车一般是不进城里去的,因为带着牲口的车辆如果要进城的话,是要额外交几文钱入城费的。

        所以赶车的生意人会在城外等一会儿,拉上几个搭车回去的人便会折返。

        进了城,姚三柱熟门熟路领着一家人先往专卖小吃的街道走去,他们没有在家里吃东西,就是等着到了县城好好吃一顿的。

        姚三柱一路拉着五林走的飞快,嘴里跟包氏娘两个絮絮叨叨哪条街上的油饼好吃,哪家铺子的馄饨味美。

        果儿见他一副对县城很熟悉的样子,不禁暗暗撇撇嘴。

        他们在一家卖炸油饼、豆腐脑的铺子前停下了。姚三柱很自来熟地领先进去,挑了门边的一张桌子坐下大声道:

        “老板,来一盘油饼,一盘油条,四碗豆腐脑,一碟蘸酱,再到对面包子铺拿十个肉包子过来!”

        “好嘞,几位先里边请!”

        那稍微有些肥胖的中年老板手脚麻利地从滚烫的油锅里用筷子把炸好的油饼、油条捞出来,嘴里热情招呼着。

        跑堂的是两个十二三岁、衣裳上面沾着些许油污的少年,看着跟二伯家的二林、三林两个堂哥差不多大,也是动作迅速地端来送去,忙个不停。

        不一会儿,他们要的吃食就端上来了,姚三柱直接抓了两个油饼塞进嘴里大口吃起来,还不时用手招呼着包氏娘几个快吃。

        果儿见摆在桌上的油饼、油条跟一大盆肉包子有些皱眉,虽然肚子已经饿的咕咕叫了,可一大早只吃这些油腻的东西还真有些吃不下去,看见店铺里还有小米粥卖,便跟小二要了四碗小米粥端上来。

        “爹,您不是不常来县城吗,怎么城里哪家的饭好吃您都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