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现代与初唐之间反复横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1章 贞观六年(2/2)
      然后,虞世南的字,褚遂良的字,也差不多,别看拍卖会上连临本都是天价,真要去卖,好像不容易。

        况且,他也找不上这帮人。

        一句话,人家都是当官的,不差这点钱。

        所以,最终决定,木材。

        什么海南黄花梨啊,什么小叶紫檀啊,还有金丝楠,沉香,等等,都可以。

        这些东西贵,相对而言,出手也容易。

        玉石也可以,但仅限于翡翠,因为唐朝的玉,和田玉也好,蓝田玉也罢,都很贵。

        可弄回来价值却不高,因为只有翡翠值钱,大名鼎鼎的蓝田玉,便是品相极好的芙蓉玉,亦不过几千块。

        这样一来,目标就明确了,就是沉香。

        因为其它暂时都接触不到,独独沉香,身为木材,又是香料,集市上很多地方都有卖。

        价格还不是很贵,便如同曾经的海南黄花梨一般,当下,是可以当建材使用的。

        掌柜拿出一杆精致的小秤,一边秤,一边笑着说道:“买沉香,郎君算是来对地方了,小店的沉香,都是琼州来的上等货色,大到珠串镇纸,小到粉末线香,应有尽有。”

        话语间,胡椒也秤出来了。

        本着诚信原则,掌柜让陈远看,结果陈远也看不懂。

        那就这样吧,原本他也没都拿,这里,秤出来是五两三钱,按照售价,是三贯零一百八十文。

        然后,看沉香。

        根据网上查到的资料,现代,本土自然生长的沉香几乎绝种,只能从有限的史料上推断,曾经本土沉香品质冠绝天下。

        而今,市场上的沉香,多产自越南,文莱,不然就是人工种植。

        这有点像海南黄花梨。

        而这店里的沉香,皆来自时下的琼州,即海南,属上品中的上品,有“琼脂”美誉,自古以来,便被文人墨客推举为列国沉香之首。

        也正因为产自本土,自然资源还丰富,所以,虽然也贵,但是,又没那么贵。

        大多都卖不上胡椒的价。

        如掌柜所言,店里沉香制品颇多,镇纸,珠串,粉末香,盘香,香囊,应有尽有。

        线香盘香什么的,暂时陈远没什么兴趣,他主要看比较大些的物件。

        掌柜便直接从货架上取下两个楠木盒子。

        便是这看着不起眼的盒子,盖一开,便有一股凉意,带着淡而清新的花香,扑面而来。

        仿佛有清泉流淌,古琴叮咚,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禅意,亦油然而生,使得人心都跟着安静,清凉。

        细看,好像是同款,镇纸,手串,皆乌黑沉凝,表面纹理清晰,油光可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