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问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2(1/4)
        这天的学生最终是让陆玉劝退的,在场的人都低估了陆玉的能力,就连黎江北和舒伯杨也没想到,一个文静柔弱的女生身上,会有那么大力量。陆玉先是跟学生会几名干部激烈争论,要求他们停止过激行动,把人带走。有人不服,质问陆玉凭什么?陆玉温和地说“我们的目的只是想引起高层重视,眼下高层已经了解到长江大学的情况,不能再得寸进尺。”

        “问题还没解决呢。”说话的男生一定是觉得还没尽兴,还想坚持下去。陆玉道“你如果觉得能在公路上解决问题,你就继续坐下去。”后来,学生会几位干部商量了一阵儿,决定按陆玉说的办。

        在长江大学,陆玉虽不是学生会的中坚,但她的影响力还有魅力,却无人能比,这是黎江北事后才慢慢了解到的。陆玉是长江大学学生会社会实践部部长,她的魅力并非来自于此,而是她骄人的学习成绩,还有她倡导的勤工俭学中心。如今的大学校园,勤学苦读早已是一个过气得让人喷饭的词,“三三”制现象已成为普遍事实。三分之一的同学认真学习,为的是将来考研。三分之一在上网、谈恋爱,甚至同居。三分之一奔走在社会上,学校只是他们的临时居所。长江大学这样的末流大学,第一个三分之一几乎不存在,踏进这所大学的,从来就没抱过考研的志向。

        陆玉却鹤立鸡群,成了另类,她先是被同学们嘲笑、挖苦,后来她连续在大学生竞赛中获奖,竞赛成绩甚至超过江大等名校的学生,同学们才对她刮目相看。紧跟着,她倡导和发起成立勤工俭学中心,有组织有计划地跟校外企业、文化公司等签订合同,救助了上百名特困生,闯出了一条大学生自救与救人的路子,陆玉的名字才在长江大学响起来。

        当然,事后黎江北也了解到,同学们之所以听她的,还有一层原因,就是陆玉跟学生会主席张朝阳的特殊关系。

        陆玉跟学生会几位干部分头劝说同学离开现场时,黎江北的目光一直警惕地注视着那边,生怕这节骨眼上再发生什么。谁知,事情还真就发生了。

        当时一大半学生已离开公路,分散在公路两侧的空地里,鲜红的条幅也被收起,路上滞留的,除了一些平日爱凑热闹爱瞎起哄的学生外,还有预科班的八十多名同学。预科班情况又不一样,这个班最初是商学院招进的,后来因种种缘由,商学院将预科班划到了长江大学名下。两年来,预科班的遭遇比长江大学其他学生的遭遇还要不公,他们的情绪也就最为激动。

        黎江北正在想,怎么才能让预科班的同学也离开?忽然听到身后有个声音叫他,回过头一看,竟是盛安仍。

        黎江北赶忙迎上去,握住盛安仍的手“首长好。”

        盛安仍松开紧皱着的眉头,客气道“老早就看见你了,没顾上跟你打招呼,怎么,刚才那位女同学你认识?”

        “女同学?”黎江北又是一惊,盛安仍怎么会注意到他跟陆玉?

        “那位女同学挺能干的嘛,我看是她把同学们动员走的。”盛安仍饶有兴趣地说着,投在黎江北脸上的目光也别有一种意味。黎江北越发拘谨,不知该怎么回答。盛安仍转过目光,跟身边的周正群说“江北委员可从来没有这么拘谨过,看来,今天的事,江北委员也感到棘手了?”

        盛安仍这番话,听似随和,里面却有分量。周正群紧忙道“是我们没把工作做好,我向首长检讨。”

        “检讨?周副省长,我可不敢批评你。这次下来,能不能把调研任务完成,还要靠省委、省的支持,哪能刚见面就让你作检讨?这样吧,你跟其他同志先走,我和江北委员一起走。”

        “这……”周正群面露难色,本来调研组一行都要上车了,就因为黎江北傻站在公路中央,吸引了盛安仍的目光,盛安仍这才走过来,跟黎江北打招呼。

        周正群不住地冲黎江北使眼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