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全家都带金手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三百八十九章 升迁势不可挡(1/3)
        国子监甲等班里议论纷纷。

        有学子朝太和殿的方向,拱了下手才问道:“诸位猜一下,圣上传罗同窗觐见能为何事?”

        “我猜可能和前日议题有关吧。”

        这话让许多人沉思起来。

        也回忆起在前天,先生有随堂考问他们,圣上遇袭一事,如若他们已经是官员应当如何建议?

        那时,罗峻熙曾言,打仗可不是只要给敌寇打服就行。

        只有武力和经济制裁双管齐下,才会动其根本,要擅于运用羁縻政策。

        羁,用军事压力加以控制。

        縻,经济和物质利益。有时可以用这个安抚,有时可以用这方面打压,这是罗峻熙的观点。

        为此,罗峻熙当堂甩出一个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写旳账本。

        敌国离不开我朝什么地产,那是他们的必需品。

        而这必需品在我朝还卖的极为便宜,他专挑这种举例。

        账本上记载各式琳琅账目。

        如若启用縻制裁,我朝用敌国的必需品比如大白菜换取战马,能帮国库省下多少银两。

        这次只要能让对方认下这种制裁,不出六年,我朝战马大致会扩充到多少数量。节省开支相等于充盈国库,银两数目庞大。

        为此,当堂有其他学子很是气愤道:“那叫敌国谋害圣上,是圣上!你怎可为区区战马就如此没有出息?依我之见,就该打得对方俯首称臣进贡,不比你卖大白菜强?”

        说这话的同窗,语气中带着满满的不屑,就差口出不逊难怪罗峻熙会有从商的岳家,眼里就只盯着那点儿银钱。

        可罗峻熙却面色不变。

        他像一个报数据的工具人般,报出北方大战,我朝损失了多少人马、钱粮,冷静阐述我们是不是还有能力大动干戈?

        区区战马?好大的口气,务实些吧。

        他全面分析一番南面战局并不如表面那么平静,南面又会不会趁此偷袭等状况。

        到时候南北如何同时出兵,后勤供应如何保障,边疆百姓本在上一次大战中没缓过来,还让他们活不活了?撤离又要往哪里转移?朝廷又要出多少人力财力。

        综上所述,在自身不够国富民强时,想让对方直接俯首称臣还差着太多火候,而卖给敌国“大白菜”就不一样了。

        朝廷省下往年高价购买战马的钱粮,用来减免赋税鼓励更多的农民开荒,能用银两补给边疆百姓,百姓就能填饱肚子,三年后,我朝又会有多少荒地变耕地,多产出多少粮食。

        换句话讲,就这,还得靠刚刚过去不久的北方大捷的震慑力,以及言官是否有能力谈得下来。

        而越是随着罗峻熙的讲述,甲等班的学子们越是心里发堵。

        只因这些数字,没有务过农、没有结结实实去过战场,不是带兵武官的文人学子们能得知的。

        谁不知道出兵才会一劳永逸,可这里面夹杂着太多太多的事儿。

        然后罗峻熙就被在窗外聆听的祭酒大人叫走了,半天没再回来。

        听说在那半日里,祭酒大人押着罗峻熙“做文章”。

        难道罗峻熙有机会面见皇上,是国子监祭酒大人引荐的?

        没错,是这位引荐的。

        但这位大人此时很担心罗峻熙太过年轻,见皇上容易胡说八道。

        毕竟,百姓中有句老话儿讲得好,骂人不揭短,打人不打脸。

        他很担心罗峻熙会直不愣腾地回答皇上说,朝廷太穷,暂时折腾不起,咱赶紧务实些换取利益吧。

        虽然是事实,但是皇上也是人,是人就不乐意接受很难听的大实话。尤其是不愿意承认泱泱大国仍处于百废待兴之中。

        所以,祭酒大人头顶呼呼冒汗,默默埋怨自己还是有些冒失,早知道皇上会忽然宣罗峻熙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