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得到宝物就变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五百二十一章 大结局(2/3)
        这个条件对于失败一方来说,可算是十分优待了,虽然无法再享受帝王的权力,但至少性命无忧,还能保住荣华富贵,而且还能保留一个王爵。

        如果不投降的话,也坚持不了多久了,现在曹丕对谁都不放心,因为自己的首级可是能换个王爵。

        曹丕想到了孙权,如果自己不投降的话,等最终失败后,别说自己这条命了,就是自己的儿子们说不定也活不了多长时间。

        张武任命曹植为太学的祭酒,其实就是向曹丕暗示,他绝对没有灭绝曹氏的打算,而且也不会把曹氏或夏侯氏的人圈养着,该重用的也会重用。

        在这种情况下,曹丕最终选择了投降,因为他知道他已经没有机会了,就算楚军一时半会攻不进洛阳盆地,但冀州陷落是早晚的事,到时候张武或许就不会给他这么优惠的条件了。

        而且,曹丕明显感觉到属下文武大臣看他的眼光跟以前不一样了,好几次曹丕都从噩梦中惊醒,他梦见自己被身边最信任的人忽然杀死。

        但曹丕向张武提了一个条件,那就是他要把自己的妹妹临汾公主嫁给张武。

        张武知道曹丕这是还有些不放心,想用这个方法来确保他自己以及曹氏所有人的安全。

        曹操有七个女儿,长女清河公主嫁给了夏侯懋,曹宪、曹节和曹华都嫁给了汉献帝刘协,安阳公主嫁给了荀彧的长子,金乡公主嫁给了曹操的养子何晏,现在只有一个临汾公主尚未嫁人。

        为了天下尽快恢复和平统一,年近五十的张武也只好再牺牲一下自己的肉体,迎娶才刚满十八岁的曹魏临汾公主,这样一来曹氏就成了外戚。

        曹丕选择投降之后,魏国一众文武官员都很高兴,因为这样一来,他们既不用继续冒着生命危险与楚军作战,还不用承担叛变投敌的不好名声,而且投降之后自己和家族的地位、财产等都不会受到影响。

        公元220年,曹丕投降张武,华夏结束了自黄巾起义以来的三十多年的战乱,恢复了一统。

        张武得到了三国第一宝物“传国玉玺”和十大名马之一的爪黄飞电,系统奖励了他十五点属性点,被他加到政治上。

        系统还奖励了张武一个技能,一个被动技能,这个技能叫“天子之气”,拥有传国玉玺,其身具天子之气,可登基称帝。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四海之内,无人不服!

        张武迁都洛阳,并于洛阳称帝,国号为楚,立马氏为皇后,立长子张明为太子。

        陈孙与甘宁作为张武的结义兄弟,被张武按照宗室身份封为王爵,世袭罔替;曹丕被封为魏王,世袭罔替。

        关羽、张飞、赵云、丁奉、魏延、吕蒙被封为公爵,追封马超、黄忠为公爵,世袭罔替。

        原曹魏武将大臣如曹仁、曹洪、张辽、张颌等人皆保留爵位。

        其余文武群臣皆有封赏,所有被分封了领地的有爵位的人,都可以在自己的领地建立藩属国。

        暂时没有领地的人,可以在以后的开疆拓土中凭借军功换取领地。

        张武颁布圣旨,大汉虽亡,但也曾为华夏的崛起和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汉人”之观念也深入人心,不论楚人还是魏人,其实都是汉人,我们都是一个民族,那就是汉族。不论以后朝代如何更替,华夏之人永远都是汉族人。

        汉族人是炎黄子孙,是龙的传人,是这个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因此汉族人在大楚的藩属国内享受高一等的特权。华夏本土,大楚十三州之内的人民,只要取汉名,着汉服,习汉俗,写汉字,说汉话,即为汉人。

        其他族的人,只要与汉人通婚,其本人及后代皆可成为汉族人。

        随后,大楚帝国进行了大规模地向外扩张,张武登基后的十年内,大楚国的版图飞速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