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风起代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四十七章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2/2)
个歌谣背后的典故,魏晋之际的读书人都相当清楚,西汉初年,汉文帝逼杀了意图谋反的淮南王刘长,民间作歌讽刺汉文帝富有天下却容不下他的兄弟淮南王。

        拓跋珪也理解贺兰氏讲这句话的意义,她作为两个儿子的母亲,当然不希望见到儿子之间同室操戈。

        但是,封建王朝根本无法避免不了兄弟阋墙,“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的一幕仿佛就发生在昨天,八王之乱也才过去八十年……

        为了让贺兰氏安心,拓跋珪露出一道温润如玉的笑容,动情地唱了首诗经名篇《常棣》:“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这首诗的核心之意是说,普天下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都不如兄弟间那样相爱相亲,拓跋珪也是借此诗明明白白告诉母亲,自己不会对弟弟拓跋觚有恶念。

        贺兰氏得到拓跋珪的允诺,坐直身子,淡淡笑道:“他日九泉之下,吾得安矣。”

        母子二人一番谈心之后,感情回温不少,午时,贺兰氏命人唤来了独孤芷、挛鞮玉儿,举行家宴。

        贺兰明月曾经是世子妃,如今是王太后,自有一种雍容华贵的气度,对于两个儿媳也是不偏不倚,是以食案上的气氛很融洽,当然,若是她知道拓跋珪觊觎同父异母的妹妹贺兰明珠的话,估计就不会这么开明了。

        宴席一开,庖厨迅速端上四菜一汤,拓跋珪扫视一眼,后宫妃嫔的穿着倒是维持着简朴,可桌上的菜肴就超出简朴的范围了。

        炮乳豚,鹿肉脯,炙牛筋,煮鸡子,冬葵汤、蜜水。

        望着桌上丰盛的佳肴,拓跋珪眉头微蹙,他当然知道这些佳肴是母亲专门为自己准备的。

        “大灾之年,过分了……”拓跋珪终究是说了句扫兴的话。

        “娘是想让你补补身子,你看看,你现在知道你消瘦了多少?”贺兰氏凤眉挽起,语气有些清冷:“娘不是反对你提倡节俭,可也没必要以圣人准则约束自己,纵然你能够约束自己的道德,你能够约束每一名朝官吗?”

        拓跋珪默然,旋即怅然回道:“我曾听人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我既已发过诏文,又岂能出尔反尔”。

        “将这炮乳豚,鹿肉脯撤下,端给帐外的士卒。”

        后一句,是说给侍奉在侧的女婢。

        婢女闻令,纷纷将目光投降贺兰氏,贺兰氏见到贴身女婢发出询问的目光,将箸重重拍在食案上:“大王说话你们听不见吗?”

        拓跋珪见到贺兰氏面含愠怒,连忙起身请罪,独孤芷、挛鞮玉儿也慌慌忙忙起身,附在拓跋珪身后,躬下身子。

        贺兰氏意兴阑珊的摆摆手,示意儿子、儿媳落座,随后幽幽一叹:“王上言不诡行,行不苟合,攻必取,战必克,越来越像一位帝王了。

        生子如此,老妇也没有憾事了。”

        耳闻贺兰氏的感慨之言,拓跋珪显露出几分无奈之感,眼角有了些许湿意。

        ……

        出帐之后,拓跋珪仰首吹了阵冷风,情绪稍稍有些低落,独孤芷在旁宽慰:“太后吉人自有天相,王上不必过于忧虑!”

        “希望如此。”拓跋珪眼神复杂,挥手召来长孙道生,吩咐道:“道生,传令侯官搜集幽冀二州的名医,带到盛乐!”

        “是!”

        <99.。顶点小说网更新最快网址:.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