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从古装悬疑剧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11章 刁难(2/3)
后宋丽复交。由于传统上经登州、莱州、密州的北方航线受到辽国掣肘,熙宁七年高丽遣使奏请‘欲远契丹乞改途由明州诣阙’,得到宋廷许可。而从明州到开封,确实会经过包拯的老家泸州。当然,这不是说那时候的高丽使节入贡就一定会走明州,可至少是存在这种可能的。”

        《少年包青天》毕竟已经是20年前的剧了,剧中的一些漏洞早就被人在网上扒了个干净,李浔在写剧本的过程中,遇到他能修补的漏洞,都尽量修补了,一些不是漏洞却常常被人误会为漏洞的地方,他也同样能做到心中有数。

        戴盈被噎了一下,看李浔的眼神变得有些不善起来。

        所以说领导发飙的是时候你不能和领导辩论的,辩输了是你无能加态度有问题,辩赢了,让领导有话说不出,把领导憋到了,你的下场会更惨。

        戴盈看了这半天,就注意到了这一个漏洞,结果竟然是自己学识不够闹了笑话?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十口心思,思家思国思社稷。’,这个上联出的确实很有水平,可是这下联嘛,不论是公孙策的‘八目尚赏,赏花赏月赏中秋。’还是包拯对的‘八目加贺,贺年贺月贺升平。’感觉都差那么一点意思,你回去再琢磨琢磨,想个更好一点的来。”

        天知道戴盈觉得这两个下联有多经典,可她就是看不惯李浔,那晚他亲了她几十口,竟然反倒收了她一万块钱?她是不缺钱,可是,他凭什么真收?吃亏的明明是她!这也收钱,他怎么不去做鸭呢?!今天非要难为难为他!这两个下联,应该已经耗尽了他的脑细胞了吧?再想一个?还真以为他是文曲星下凡啊!

        听了戴盈的要求,李浔不出所料的一脸的为难。

        这两个下联还不满意?

        过分了啊!

        谁不满意你让谁自己想两个同等级别的来!

        当然,这话李浔是不敢说出口的。

        戴盈看了李浔的表情,心里就别提多爽了。

        她压根就没想着真换掉那两个对联,她不过是找个由头刁难一下他罢了。

        李浔想了想,说道“我觉得那两个下联很可以了,再想一个难度太大了,而且也不一定就比那两个下联好。”

        戴盈板起脸,训道“作为一个编剧,千万不能有敷衍了事的心态,对细节一定要精益求精,因为只要你觉得差不多行了,观众就会觉得要不算了,剧也就那样,看不看都行,到头来很可能一部本可以大火的剧,最后却落得个差强人意的成绩,到头来被你糊弄的,首先就会是你自己。”

        李浔挠了挠头,说道“再想一个倒不是不行,不过我可有言在先啊,我可不敢保证新的就一定能比的上前两个。”

        这两个都不满意,这要求也太高了,李浔脑海里倒是还有一个下联,可也不见得比前两个好上多少,不过人家毕竟是领导,既然领导不满意,作为下属的,李浔觉得自己还是要尽量多准备一套方案为好。

        戴盈见李浔点头答应了,心中有些诧异。

        他这是真的要再想一个对联?

        看着李浔在那儿斟酌,戴盈心里反倒没底了。

        他不会是在现想吧?连回家想一晚上都不需要吗?

        这时就听李浔说道“领导你觉得‘寸身言谢,谢天谢地谢君王。’如何?”

        这幅对联,据说出自清代的乾隆和纪晓岚之手。

        传说纪晓岚思念家中父母,想要回乡省亲,乾隆看出端倪,就出了一幅对联,上联就是

        “十口心思,思妻思子思父母。”

        纪晓岚马上对

        “寸身言谢,谢天谢地谢君王”

        乾隆见纪晓岚才思如此敏捷,于是龙颜大悦,当即准许纪晓岚回乡省亲。

        这幅对联的上联虽然不是“十口心思,思家思国思社稷。”但两联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