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万万没想到准太子是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371章 完结章(2/3)
是个孩子。但太子没有十岁二十岁的说法,太子,便是太子。”太皇太后抬脚迈过了门槛,然而七十多岁高龄的她,面对跨了一辈子的门槛,竟是险些被绊了一下。

        阿糖和阿玉一左一右,眼疾手快的搀住。阿糖忍不住埋怨道:“老娘娘,您老别逞强。”自从颜舜华正位东宫,宫里便慢慢的改了称呼。如今单说娘娘,已是指向了颜舜华。而太皇太后,则变成了老娘娘。她的确老了,满脸皱纹,步履蹒跚。早看不出年轻时的美貌,更无当时勇往直前的气势。

        她被宫女们搀到了罗汉床上,稳稳坐下后,才苦笑道:“有年纪了啊……”

        杨宣政连忙凑趣:“您身子骨还康健着呢。”

        太皇太后略沉默了片刻,道:“我过阵子,便不再上朝了。”

        杨宣政不禁愣了愣。

        “我老了,他差不多也长大了。我再插手,讨人嫌。”太皇太后歪在了大迎枕上,笑道,“那一年,他想过继你为嗣子,寻我商议。就是坐在小杌子上,讨好的给我揉脚。而后随口抱怨,说想废了裹脚的规矩。”

        杨宣政静静的听着。

        “那时随口的一句抱怨,他可能都忘了,但我记得。”太皇太后笑容微敛,“只因,他或许忘了自己那时抱怨过,但他怜惜媳妇儿的心,却是一直没变的。他恨裹脚,恨当时流放的路上,裹脚加重了他媳妇儿的伤。”

        “是以,我最后一道在乾清宫颁布的懿旨,是送给他的一份心意。”

        太皇太后含笑看着杨宣政:“我曾做皇后时,便是这么的细致体贴。因此,凭他三宫六院七十二妃,皆非我的对手。不在于我是皇后,而在于我与他能心意相通。”

        “君臣、父子、夫妻。”太皇太后道,“是为三纲五常。”

        “我做皇后如何体贴的圣上,你做太子,做儿子,就该如何体贴你的父皇。而不是警惕他,防备他。”

        杨宣政没有说话。

        “老人家总是很怕寂寞的。”太皇太后有些怅然的道,“且人老了就得服老。将来,得我靠着他,不是他靠着我。所以我得对他好一点儿,让他记着我的情,不好意思对我不好。”

        “包括今日教导你,亦是讨好他的手段之一。”

        杨宣政愕然。印象里的太皇太后,是巍峨的高山,是决不可挑衅的霸主。然而他此刻亲眼看见的,竟是太皇太后身体力行的教他该如何示弱!

        这不可能!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惟不争,故无尤。”太皇太后缓缓念出了《道德经》的第八章,“水为至善,盖因柔能克刚。皇帝册封太子,总要添上一句‘深肖朕躬’,你唯有长成他期盼的模样,方能‘无尤’。”

        “他仁善,你便要仁善。”

        “他心软,你便要怜惜天下苍生。”

        太皇太后轻笑:“我如今,不是慈眉善目许多了?”

        杨宣政无言以对,但太皇太后的话,却是让他忍不住的深思。

        为臣之道,为子之道么?

        待他回过神时,太皇太后已然靠在罗汉床上睡着了。不便再打搅,杨宣政悄悄退出了慈宁宫。可就在他离开不久,太皇太后睁开了眼。年纪大了的人并没那么多睡眠,只是有些话须得点到为止,说多了倒不好。

        她低声咕哝道:“重新捡回做皇后时的伎俩,真讨厌。”但杨景澄已经成长,此时虽无事,她再垂帘听政,或有一日,祖孙闹翻,她便彻底输了。

        太皇太后轻轻叹了声,一辈子在大事上从未出错,不难。就是忍这一件事,着实难上了九重云霄。罢了,日后……闲来无事在家带带孩子吧。倘或再带个名垂史册的太子出来。她这一生便可称波澜壮阔,可由史家极尽溢美之词,流芳千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