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从宫斗归来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楔子 孤忠(2/3)
光。”李公公虽然年近八十,可是说起话来声如洪钟,丝毫听不出半分颓唐之意。

        “让李公公见笑啦!鄙人只是奉命行事,望您多多海涵。”

        王尚书见这老太监威仪尚在,也不愿在言语上自讨没趣,反正这老贼今日是难逃一死,无意与他多做争辩。

        “好个奉命行事,坊间都传言我素爱收藏珍宝。你不过打着图我家产的小算盘,今日我就告诉你都有些什么。”李公公说起来好像并非恼怒,言语中反而有种交代遗产的意味,“京城东五胡同有我一处私宅,第二进院子内有一栋二层阁楼,名唤奇珍阁,内藏我平生积攒的各色珍宝。别说里面的金玉宝石、珍珠玛瑙,就是其中古玩字画、各色书法名帖,单拿出样来,保管你富甲京城。”

        “哎呦!李公公说笑了。真要是有这各路奇珍,那我也是收归皇库,怎敢自取。”

        李公公话锋一转,陡然笑道“你这个户部尚书职位,这几十年来换了十余波人,你要是能干上五年。就是已经机巧过人了。你想想那些前任们,又有几人落得善终?到时候风水轮流转,到你落魄抄家之时,不知别人在你家里能翻出多少我的宝贝物件?”

        王尚书听完此话,不由得耳根子有些燥红,这李老太监的家产颇丰,自己得了这份抄家肥缺,当然是垂涎似渴,不料心里这点盘算,根本瞒不住他这老奸巨猾之人。

        “你放心,我一无子女、二无亲人,那些珍宝总归是身外之物,带不到九泉之下。就当今日我收个干儿子,把家产传承与你便是了。”

        四周下人侍卫听得好笑,可当下又没人敢出声,大家用力憋笑,场面反而有几分滑稽。王尚书见此情景,心里气不打一处来,收起之前的恭敬态度,朗声呵斥道“狗太监李忠德,你祸乱朝政几十余年,各位同僚均是怨声载道,幸好新皇帝登基以来,英明果决,不再听信谗言,不由得你在此继续疯言疯语。”

        李公公洞破来人贪念,不过是不想多听他冷嘲热讽罢了。自己主政多年,各省官员、番邦使者进贡的奇珍异宝无数,一些平庸不入眼的货色便上交皇库,其中细心挑选出的精品,大多都收纳在了奇珍阁中,自己死后也无人继承,只希望后来者用心保管,莫要糟蹋宝物便是了。

        “荣华富贵,如黄粱一梦。今日将赴泉台,却只能孑身一人,带不走一件珍宝。”李公公想到此处,不免黯然神伤,伸手握住袍带上的随身玉佩。想这双耳玉佩由来也是奇妙,个中缘由姑且按下不表,只记得京城有位大智禅师见过之后,告诉他这玉佩乃是上古奇珍,有通灵之功效,可将主人魂魄,带到不同时空之中,幻化于他人肉身之内。他当下听罢,只当是野狐谬禅,并未放上心上,只是此时此刻,不由得又想起此事而来。

        王尚书见老太监不发一言,料想是如羔羊待屠,已然泄了气,于是也不打算再多寒暄,手捧皇帝谕旨,大声宣读起来“李忠德听旨,现宣读你十八条罪状,一与皇帝并列,二蔑视皇族,三搬弄兵权,四亵渎列祖,五目无圣人,六滥加爵赏,七剥削百姓”

        李公公闭起双目,这些罪名都不是什么新鲜名目,自己掌权以来,用这些罪名弹劾杀伐了不知多少异党,只不过因果轮回,这次轮到了自己头上。

        王尚书念完谕旨,这长长一段花了一炷香时间有余,竟然有些口干舌燥,他抿了抿嘴唇,又恢复起一丝阴险笑意“按理说这些罪状,剐你十次都不够,不过皇上仁德,念你劳苦功高,特地网开一面,允许你留得全尸,赐你三丈白绫,给你留点体面。”

        一旁大小太监们虽然早就有心理准备,但今日听得真切,不知是替李公公叫屈,还是担心接下来他们也有共同的命运,大多跪着哭啼起来。

        李公公也懒得再与来人废话,也不要人搀扶,从竹椅上挺直腰身站起,又直扑扑地跪下向圣旨一拜“谢主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