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这特喵的到底是什么文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十九 剧情果然不可逆(1/2)
        几天以后,陈王拔营北上,王妃依旧闭门不出,连送行都不肯。陈王大怒,骂王妃没有夫妻之情,下令命王妃必须随行出征。下属将领苦劝殿下,女子随军不利,陈王不听,坚持要王妃随军,说道夫妻一体,正该祸福与共,万一本王落败,王妃难道要另嫁他人?

        王妃传话,她与陈王早就没了情分,陈王见弃于前,有何脸面要求王妃与他同生共死?别说笑话了。

        陈王一听更加震怒,下令手下把王妃强请过去,王妃叫骂不止,最后还是被带上路去了。

        当时围观的官眷不在少数,回来七嘴八舌添油加醋,不久就传遍了临江府。夫人出门一次就听了满满一耳朵,回家来忍不住唉声叹气,跟长平兄妹反复说担心女儿被殃及。

        汪俞心默默听着,没有插嘴。

        这事怎么看怎么诡异。

        李胜男知道王妃去前线有可能重蹈原文覆辙,她有没有阻止陈王这个行为?既然现在陈王对她这么言听计从,她如果不同意带王妃,陈王又为了什么一定要带?

        虽然相处不算久,她还是相信李胜男不会故意害王妃,那就是陈王了。他到底为什么要这么做?

        把感情失和的结发妻子和新宠一齐带上路,这行为真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

        汪俞心想不通,索性就不去想了。大军已经开拔,说什么都晚了。

        不久长原写来家书,他们父子俩打探的情报已经送给靖王,大战在即,叮嘱家里万事小心。

        夫人再惦记女儿,也打起精神来,家里上下严加看管,不许随意外出,除了长平每天去衙门,女眷一律呆在内院,中门落锁。

        事情在按照李胜男的计划和原文交替发展,陈王抢先起兵,偷袭北狄王帐,一击未中,伤亡惨重,反被北狄骑兵冲入大营,当场拿获。

        被俘之后陈王自请献出王妃,北狄人见王妃美貌,遂答应放陈王,许他夫妻最后相聚一次。

        陈王在北狄大营中陪了王妃半个时辰,就被赶出来。

        王妃不堪折辱,几次寻死都没成功。

        陈王回营大哭,发誓一定要救回王妃。手下兵将也义愤填膺,誓死追随陈王。

        消息传来,众人无不震惊,明媒正娶的王妃就这样被断送了。

        发展到这里,汪俞心不知道李胜男是否满意,在她看来,这样的大事件应该不是人力可改的。否则一开始偷袭就应该成功了。

        可是即便提前发兵,结果依然没变,王妃还是被送走了。

        接下来的事情更是毫无悬念,靖王率大军赶到,与北狄展开长达两年的对战,期间互有胜负,各自损伤大将,主帅也几次负伤。终于在程家来到临江的第三年秋天,靖王赢得了胜利。

        北狄投降,退还国土,放还从前俘虏的降将,抢占的官眷,靖王安顿后续又用了整整一年。

        期间长平与靖王有各种事务来往,夫人让他去询问四妹下落,却都没有回音,长平独自骑马找到羌城,依旧没有音讯。

        陈王已经回到行宫,因为私自出兵获罪,被罚背门思过。

        夫人托人去行宫打探,还是无功而返。

        汪俞心越来越频繁地做那个梦,那个李胜男一身是血的梦。

        如果她真的看到了结局,那她一定能活着,陈王还没来娶她,还没来告诉程家从此女儿认镇国公为父。

        那她现在去了哪里呢。

        又转过一年,战事彻底平息,靖王奉旨代陛下在临江犒赏三军。程家父子三人也受到嘉奖,各有封赏。靖王还提到有一位莫逆之交,也是个少年英才,很适合做程家的女婿,愿为程家做个大媒,程日安连连叩谢,应承下来。

        回到家中,夫妻对看愁眉。

        如果四女儿在家,这门婚事自然是她的。她不在,小五出嫁也是正理,可是她如今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