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全能代课老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九章 普及汉语拼音(2/3)
种就一个老师的学校了,不在村里上就得到好几里地之外的别村,孩子小得人接人送,到时候更麻烦。

        “那就行了,没看出文哥你这思想觉悟挺高啊,一定得让孩子念书,杨林聪明,说不定这以后出来是个大学生材料呢。”

        杨正东也笑着捧了捧杨文广,不过他说的也是真的。没听地球上二十一世纪流传的那个笑话,一块砖掉下来,砸到十个人,八个是大学生,还有俩是研究生,可见社会竞争压力有多大。

        “咱家祖坟上没那根草儿都,能认字不当睁眼瞎就行了,还指望他成大学生啊!”

        杨文广听到杨正东的话,还是挺高兴的,接过话来笑着回应,主要是这个年代,他也不信能当大学生。

        不过杨正东也没反驳,毕竟社会意识没到呢,就是跟他说以后随便上学都能当个大学生,这话也没人信。

        “你还挺迷信,记得到时候让杨林准时过去,我再去别家看看,先走了!”

        杨正东挥挥手,打了个招呼就往门外走去。

        “行嘞,正东你慢点!”

        “好!”

        杨文广一直送到门口,才慢慢回到院里,点了一根烟抽起来。

        “当家的,这正东啥时候这么会说话了?我记得原来见面打个招呼都脸红!”

        屋里走出来个五十岁左右的妇女,擦了擦手看着远去的杨正东小声说。

        “家里娘们儿你知道啥,正东是有文化的人,能跟平常人一样?回去吃饭,记得这两天让杨林把作业都写好,过几天该开学了。”

        杨文广看了一眼远去的杨正东,转头怼了自个老婆一句,然后扔掉烟头进屋去了。

        杨正东根据点名册,从村西头开始转,大概跑了十多家,基本上都确定了开学以后孩子上学。

        杨毅看了看时间,估计差不多九点左右了,把点名册一收,也不打算继续家访了。

        农村人休息早,九点基本上都准备睡觉了,杨正东自然是知道这个的,准备第二天再转剩下的。

        回到家,他拿出课本开始从一年级开始看,毕竟快开学了,虽然暂时不用备课,可总得先熟悉内容才行。

        这蓝星的教育说实话发展真够一般的。他看了看课本,这里的教材,跟八十年代地球的教材知识点类似,但是语文没有拼音,算术从数字开始学,这种课程早就不够科学了。

        尤其是语文没有使用拼音,单纯从笔画、偏旁认字,对孩子们来说难度有点高,而且没有拼音辅助,一些同音字或形似字根本就傻傻分不清楚。

        地球上的拼音发展,也是经历了三百年的历程才最终完善。最早可以追溯到地球上的明朝末年,当初西方传教士到大明,不知道如何学习汉字,就用拉丁字母注音来方便学习。

        这种学习汉字的方法让他想到当初地球学英语,很多人也是用汉字注释,比如thanks备注成“三科斯”,hello旁边写个“哈楼”,当初明朝时候西方人学汉字也是这么学来着。

        等到后来,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后来出版了《西字奇迹》,是第一部用拉丁字母为汉字注音的出版物。

        后来到了清朝末年,梁启超等有识之士推动了切音字运动,但对于汉字繁多的同音字还是不够完善。

        等到新中国成立之后,一代教育大师周有光先生,提出汉语拼音方案三原则:拉丁化、音素化、口语化。联合国内多位教育语言专家,制订了《汉语拼音方案》,才最终将其标准化,并走入小学生课堂中成为必修课,直到互联网时代,几乎所有的常用输入法都基于汉语拼音作为基础。

        想想前世的汉语拼音,杨正东突然有一种冲动,想要将它带到这个世界来。这对他来说没有任何困难,不需要重新创造,只是全套照搬就可以了。

        想到这里,杨正东看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