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38章 在路上(1/2)
        陈功没忘记带另一件宝贝。

        这是老太太临终前,特意嘱托管家慎为保管的那件“免死金牌”。

        这东西到底有何价值,现在还不好说,但也可以算作是一根“救命稻草”,起码比放火烧了的强。

        所以陈功也就带上了,但愿在遇到元朝官兵时,能够抵挡一阵子。

        牛车载着陈家大小六位妇人,艰难地行进在去往濠州城的路上,四个男人只能步行,管家和陈功走在牛车的后面,阿呆和少保自然在前。

        这一行人的出现与沿路乞讨拾荒的灾民,却也有着很大的不同。

        用现在的话说,有行头,有座驾,直接就是一个豪华旅游团,怎么能不招人瞩目呢?

        少保已经完全具备了一名武将的风范,他身体健硕、两眼有神,步履从容而稳健,这让陈功看在眼里,喜上心头。

        “少保可塑之才也,今后必能派上大用场!”

        反观阿呆,还是那么地憨傻、愚笨,但他的忠诚之心远比金子还要宝贵,陈功一样十分喜欢和信赖他。

        陈功对这段“旅途”充满了期待。

        他完全把这一场悲催的逃难之行,看作了十分惬意的自助旅行,好像在体验沿路的风土人情似的。

        但这一路的风景实在让人没有了任何愉悦和美好的印象,到处是无家可归的人,哪里有什么“随手拍”的心情。

        在路上行了半日,也就走了四五十里路程,陈功感到有些力不从心。

        自己何时徒步走过这么远的距离,开始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了。

        好在不远处似有一处驿站,附近也聚集着很多人和车马,显然都是在那里歇脚的。

        “三哥,咱们也去歇歇脚,看看有没有卖茶水的摊点,嗓子都要冒烟了!”

        “少爷,我看那里人员嘈杂,让少保先去打探一下再说吧!”

        嗯,陈老三说的在理,这兵荒马乱的世事,他们带着五六个妇人,万一遇到悍匪,岂不平添了很多麻烦吗?

        丁少保只身前去打探,他将短刀藏在袖筒内,装作书生的模样,混入了人群之中。

        眼前人员杂乱,有逃难的灾民,还有要饭的乞丐,还有头戴白帽的回回团,这些回回赶着驴车,做着各色的买卖,是蒙古人认可的生意人。

        似乎还有一些神秘的人物,这些人自成一体,有马匹和车辆,腰间似乎配有兵器,个个神情警觉,与众人始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少保四处打量了一番,发现了一处卖茶水的摊点,奇怪的是,外围的人虽然不少,可在茶摊里喝茶歇脚的人却也不多。

        少保很快回到大家身边,将情况向陈功讲述了一遍。

        必须要喝茶歇息一下了,陈功让阿呆牵着牛车,徐徐来到了驿站里的茶摊处。

        几位妇人都裹着披风和缠头,尽量把自己的身体和脸部遮挡起来,而且走路要弯着腰、低着头,在人多的地方不说话,这都是提前嘱咐和训练过的内容。

        “店家,打一壶热茶多少钱?”

        待大家坐定后,陈老三前去与店家交涉。

        “你们用交钞,还是中统钞啊?”

        店家头也不抬的问道。

        “哦,我们没有纸币,铜钱可以吗?”

        “五十文一壶!”

        店家还是没有抬头,随口丢了一句。

        陈老三从钱袋里数了五十文铜钱递给了店家,顺手提了一壶茶水,并抱了一摞黑瓷茶碗,回到了座位上。

        顺便提及,元朝为了加强对经济的统制,以使用纸币为主,铸造钱币比其他朝代都少。

        自从元世祖发行了以丝为本位的交钞与以白银或金为本位的中统钞(中统钞没有设定流通期限),钞币持有者可以按照法令比价兑换银或金。

        你没觉得这个很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