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汉武挥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十四章 运筹马上 (修)(1/2)
        雕入秋云邈寒影,我骑白马逐西风。

        羽林营的校场上,大汉帝国最尊贵的父子二人正骑在骏马上,不断做着—套复杂的动作。向前后左右开弓射箭;挥动武器,稳准狠地打击木桩;迅猛的劈砍刺,躲闪避或档拨架……

        良久,汉帝刘启勒住胯下的战马,满脸潮红,不知道是因为疲惫还是兴奋。

        刘彻见状,打马上前,打趣道“父皇马术精湛,出乎孩儿预料啊。”

        “莫来打趣朕,长久不练,有些生疏了。”

        刘启颇有自知之明,做太子时虽也修习射御之术,但登基七年来,几乎再未碰过缰绳。骑了好一会,才渐渐找到当年的感觉,能做些简单的骑兵动作。但也正是如此,让他对于刘彻制作的骑兵用具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皇儿此番立下大功啊!有此等神兵利器,朕尚且能纵马弯弓,何况我大汉精锐铁骑乎?!”

        刘启骑在马上,扬了扬手上的马鞭,颇有指点江山的味道。

        刘彻闻言,皱着眉头给老爹泼冷水“父皇请恕儿臣直言,这些马具断断不能此时推广全军,否则我大汉危矣!”

        “哦?皇儿何出此言?”

        刘启有些惊讶的看着刘彻,又想到他把羽林防卫的如此严密,不由眯起了眼睛。

        “儿臣用去月余时间,制成的马具却不足二十套。”

        刘彻苦笑摇头,继续道“若要装备军中精锐以抗击匈奴,至少要十万套吧?”

        刘启沉吟片刻,答道“十万套都尚且不足,匈奴有铁骑四十余万,若要与之相抗,至少需二十万精锐骑兵装备此等兵械,再辅以数十万步兵。”

        刘彻撇撇嘴“二十万套?父皇可知,此等马具,每套耗铁近百斤,再刨去损耗,需近十万石精铁!”

        刘启闻言一愣,随即嘴硬道“朕可倾举国之力,需知我大汉去年各处冶铁作坊共铸铁五万石,不出两年……不出四年……至多六年……”

        刘彻笑道“父皇为何数度改口?想是也知晓此中难度吧?恕儿臣直言,若要攒够足量精铁,至少需十年之功!”

        刘启张了张嘴,想再说些什么,却发现根本无力反驳。

        大汉立朝之初,对盐铁业采取自由经营政策,民间可以自由组织开矿冶炼,铸造器物及销售。如今大汉的铁产量有很大一部分掌握在权贵豪强手中,想要虎口夺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刘彻眼见刘启情绪有些低落,忙安慰道“父皇也莫要灰心,儿臣有些妙法,可让我大汉精铁产量提升十倍不止,还能制出比精铁坚硬数倍之钢。”

        刘启眼睛一亮,急道“皇儿若真有此法,则大汉幸甚!快快献上!”

        刘彻眯着眼睛,意有所指道“父皇莫急,可再细细思量,若儿臣献上此法,是献给父皇一人,还是献给天下万民?”

        “朕即天下!献给朕便是……”

        刘启闻言微怒,正要斥责,却突然想到了什么,随即话风一转,“朕会着少府(掌山海地泽收入和皇室手工业制造,为皇帝的私府)新建冶铁作坊,一应事宜由掌印太监孙全督办。所有工匠及家人迁至北阙,着中尉郅都派人妥为照看。如此,皇儿以为如何。”

        “如此甚好!”

        刘彻闻言大喜,不由佩服老爹思虑周全,不但听出他的言外之意,还能迅速想到解决的方法。

        刘彻并非不想将汉朝的冶炼技术提升,只是现下未到最佳时机。

        早在一个月前,刘彻初到少府诸冶监(掌铸兵农之器)铸造马具时,便发现汉代冶铁工匠竟掌握了相对先进的生铁冶铸技术,能制出优质铸铁。

        作为机械专业的高材生,刘彻对金属冶炼并不陌生。既然已经有了一大批熟练的冶铁工匠,那只要刘彻将鼓风装置和炒铁技术传播出来,百炼钢很快就会在大汉帝国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