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非酋变欧之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八章 新与旧(2/3)
法,怎么看都感觉太过偏激,文明从来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从愚昧一点点转变出来,在旧的废墟中往往会开出新的花朵。

        从服装上引申出来的关于新与旧的想法,最终凌霄放在心里没有说出来,时间可以证明一切,某些说法是对是错,只有留待后人评说,现在辩论完全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有所想法的凌霄决定尽快完成预科班的学习,进入真正的大学学习,最大限度减少学习的时间,这一年会减少花费的钱财,减少原主父母亲的负担。

        林家父母要供应两个孩子来留洋,要花费的费用真心不少,还记得原主父母亲当初为了供儿子儿媳一起出国念书,都把老家祖传的土地都卖了。

        好在后来林爸的职位升了,还有一份做翻译的兼职,才能够拿出一笔钱供原主念书,甚至都把原主的嫁妆钱用掉,原主宁可不要嫁妆,也要留洋去接受高等教育。

        留在国内的林家父母只怕过紧巴巴的日子,即使凌霄千方百计告诉他们:要对自己好一些,但他们十之八九会把这句话抛到脑后。

        林家父母是那种对孩子很好的家长,开明而听从孩子的意见,但往往对自己十分苛刻,舍不得吃舍不得,她自然不愿意让他们这么节省。

        人如果长期吃不饱穿不暖的话,会大大减少寿命,尤其是在这个充斥着各种势力的城市里更要保持良好的体力,这样子可以让两父母等着儿女的回归。

        她打算到了地方就找适合的方式挣钱,而书呆子最适合的挣钱方式应该是拿到奖学金,嗯!就是这样,怎么也要减轻一下他们的负担,让林家过的好一些。

        这让凌霄想起来一件事:原主的哥哥,按说他们夫妻两个在国外居住了三年,林哥也有了一定的奖学金,却一直没有减少父母亲给与的支援,让凌霄感觉到有些不怎么对劲。

        原主也曾经感觉不好,在和母亲交谈时曾经旁敲侧击过,才知道父母亲并没有放在心上,觉得孩子们有了更多的钱财,才会过的更好。

        她有心说这样不对,但后来才知道父母不敢轻易提出钱财这个问题,因为就怕自己的问题让自家孩子分神,一个不好就会出事。

        原主这一次留洋就是投奔哥哥的,这样子会轻松一些,父母亲真的不放心女儿一个人闯荡,自然要给女儿找个适合的地方,儿女在一个地方的话安全性要高上不少。

        原主答应了,还有一个隐蔽的原因,原主想要问问哥哥到底是什么想法,为什么他们夫妻两个在有了奖学金后还要同样的供养?

        甚至嫂子会隔上一段时间还会多要一笔钱,父母还是给了,导致积蓄减少,这也是为什么父母不得不动用了原主嫁妆钱的原因。

        如果哥哥嫂子还有一个孩子的话,原主也就认了,事实上他们夫妻两个人在国外好几年,根本没有生下孩子,要这么多钱做什么?

        或者是通货膨胀?也没有这种情况吧!这个时候的灯塔国是大发其财,没有通胀的情况,这个问题一直让原主疑惑。

        凌霄接手这个身体想要看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她比原主知道的东西多,对原主哥嫂的情况有了好几种猜测,就等着有机会搞清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原主这个小姑娘其实心里是有些难受的,因为之前的哥哥对她很不错,对父母亲也很不错,但在哥哥留洋后明显联系少,一年到头也就几次通信。

        在小姑娘眼里,结了婚的男人就如同脱缰野马一样,渐渐少了联系,这个情况让小姑娘心里不痛快,中间只是间隔着嫂子,就变得陌生起来。

        凌霄知道小姑娘的想法后不由摇头,即使最亲的人,长大后往往渐行渐远,即使这个身体是林哥的亲妹妹,但在男人生命中有了妻子后就和过去的亲人有了一定的距离,渐渐不如之前那么亲密,因为大家都长大了,男人要是有了自己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