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当月光洒在长河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平凡且枯燥的人生(1/2)
        穷人的命,只有读大学能改变。

        这是从前谭森待在母亲身边时,她一直唠叨的。

        他在海边出生,家里排老三。父亲是渔夫,母亲在两公里外纺织厂上班。哥哥初中读完就辍学,到城市里打工,每个月会寄几十块钱回来。他还有个姐姐,人长得漂亮,也聪明,以村里第一名考进县一中。结果没想到她喜欢上学校边晃悠的小混混,耽误了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母亲走十几里路去劝,反被扇了两巴掌。学校觉得她无药可救,直接开除学籍。姐姐回家后没呆几天,就跟那人跑了。再见她时,已经是两个小孩的妈妈。谭森读大学第一年的钱,有一半是她给的。

        小时候李连杰演的少林寺火遍大江南北,谭森也跑去理发店借推子给自己剪了个二光。有一天父亲出海打鱼,碰上暴风雨,小船翻进水里,就再也没有浮起来过了。家里粮食紧缺,养不起四张嘴,母亲就把谭森送到少林寺。直到他八岁那年,哥哥姐姐相继结束学业,母亲觉得家里仍然需要一个能读书的人,就把谭森接回来,供他读书。

        谭森恨透了少林寺,也恨透了走歪门邪道的哥哥姐姐,更恨夺走他父亲的暴风雨夜。他每天点油灯,趴在母亲身边学习、做题。每每暴风雨袭来的夜晚,他就缩在被子里,诅咒天神和佛祖,在他的心里仅存一个愿望——远离大海,远离家,远离随时会夺走生命的暴风雨。他想去被村里人神话的城市。所以他拼了命读书,最后考上了一个普普通通的本科大学。

        当时,政府扶贫政策下来,老家被划分拆迁区,要建别墅群,分发给母亲一笔钱,数额相当了得。母亲是传统意义上善良的母亲,她绝不会因为儿子、女儿未能按照她的想法生活就摒弃他们。她用那笔钱给大哥娶了媳妇儿,也帮二姐的房子从头到脚翻修一次。之后她到县里买了个二手小房子,在楼下租了间铺子,刚开始贩卖水果,后来开了家麻将馆。剩下的钱,她全给留了谭森。大学四年,成为他这辈子最快乐最幸福的时光。

        大学毕业后,谭森决定工作,四年的抱负,在两个月的面试中就被磨平。没有一家公司要他。因为他的成绩只是刚好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在校期间挂科、打人、酒驾,这些“罪名”挂在他的脖子上,让他在这个城市几乎没有立足之地。为了生存,他租最便宜的房(上个世纪留下来的筒子楼),白天去餐厅打工,晚上在歌舞厅、旅馆守夜。好在刘曼青没有离开他,一边省吃俭用读研,一边兼职家教,三年下来,两人存了八十多万,加上谭森母亲的积蓄,在边郊全款买了栋三室一厅的房。

        两人准备结婚,刘曼青的父母坚决反对。谭森又是承诺又是送礼,但还是被拒之门外。最后刘曼青跟父母彻底断绝来往,两人才得以继续在一起。但这事对谭森的打击实在太大。他想出人头地,就跟人干起销售。一路的摸爬滚打,完完全全消磨了他的锐气,他学会怎么察言观色,也知道什么是阿谀奉承。他再也不会因为上司摸女同事的屁股而大发脾气,也不会因为实习生为攀上高枝出卖身体而往人家脸上吐口水。他和每一个努力坚守自己岗位的人一样,在艰苦奋斗和投机取巧的狭缝中求生,跳了几回槽,终于在如今这个公司落稳脚跟,再也不用为了一天三餐而冒着三十八度的太阳到处跑单子。但也止于如此了,梦想的羽翼被现实用剪刀剪断,已没有希望重新飞起来。

        一晃,二十年。

        谭森把电脑关上,起身走向茶水间,用塑料杯子冲了包速溶咖啡。门外大家都埋着头,复印机和电脑主机运行的声音嗡嗡嗡,间或有敲打键盘的响动。每个人都好像在认真工作,但大家都在有意无意瞥墙上的时钟,像极了读书时候最后一节课期待打铃的学生。

        他在想,如果下一分钟落下一枚导弹,直指在这片土地,那这一成不变的生活是否会升起一朵美丽的蘑菇云。他闭上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