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点绛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一章 莫愁(1/4)
        中原天下,仙山奇岳,巍峨崎岖,雄伟磅礴,百世流传,人们耳熟能详的曰华山,泰山,黄山,庐山等。然而世间还存有人迹未至,却受世人青睐追崇的一座奇山,曰念桥山。念桥山北起剑阁,西临天府,拔地而起,绵延数十里,嶙峋险峰望眼成川,入穹登云。因坐落巴蜀之地,自古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险,故鲜有人踏足。然而关于此山,却有个不得不说的故事。

        二十年前,朝局不安,江湖动荡,群雄并起,门派组织如雨后春笋疯长,大小领袖各处割地盘踞。此中有一组织,名唤落凤阁,发家历史现已不可考据,只道那落凤阁广罗江湖人脉,行事不拘,来者不拒。阁众人员复杂,兵者,寇者,富者,贫者皆照单全收。凭着它仗义不羁的行事风格,落凤阁很快在众多门派中脱颖而出。这落凤阁不按章法,不守江湖道义,不由江湖所制,很快开始了屠戮同道,劫掠百姓的流寇勾当。

        当时的皇庭自上而下腐败堕落,官官相护,逼良为娼等现象皆是平常,多地百姓因天灾食不果腹,地方官僚却无所作为,大有气运将近的光景。而江湖中人更是各自为政,互不相融,一团散沙。落凤阁裹挟民意,招兵买马,开始吞并各大门派,江湖中无人相抗,其势汹汹,大有风卷残云之状。

        就在民不聊生,天下动荡之际,远在同吏城的一支名不见经传的军队却在悄悄组建,为首的是时任同吏禁军首领的年轻将领慕容珏。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某处,一位巾帼女豪杰也带领着手下数十名神秘剑客,风尘仆仆,星夜不停赶往落凤阁总坛,女豪杰沿路招兵买马,带领江湖有志之士揭竿而起,自剑门向东,开始了反击落凤阁黑暗势力的壮丽征程。

        江湖有言,那女豪杰现身中原之时,乌云密布,忽而天雷大作,闪电霹雳,点亮了半个夜空。在昏暗的夜色下,漫天尘土之中,只见一高髻束发的女子身披凛凛三尺白袍,手握一柄寒光凛凛的宝剑,跨着一匹全身雪白生有双翼的天马,身后还跟了相似打扮的数十个灰衣女战神,裹着身后隆隆的电闪雷鸣和排山倒海的喊杀声,杀进了落凤阁乌泱泱的寇军之中。慕容珏率领的数百官军也如山风呼啸,自落凤阁右翼切入,如天降神兵,冲散了落凤阁大军的阵营。

        那落凤阁本就是一群蛇鼠狼狈聚集起来,靠着最简易的游击战术和人数优势吃掉了数个苟延残喘的江湖门派,这才有了当世瘟神的名声。却不想有这两支训练有素,深谙兵家御敌破阵之术的年轻力量凭空杀出,哪有本事招架,落凤阁众丢盔弃甲,作鸟兽散,稍有抵抗则被斩于马下,一夜之间,祸乱一方的落凤阁黑暗势力便被消灭殆尽,大小贼首一一擒获。

        在那场看似以卵击石的旷世之战中,首将慕容珏年方二十又七,带领着百余年轻兵家弟子向拥兵数千的落凤阁奋起反击,解俞朝江山燃眉之危,令本躲在深宫之中,如惊弓之鸟的俞朝皇帝大喜,嘉赏进封了跟着慕容珏的数百将士,更是将慕容珏破格提拔为兵部督卫,统领一方兵甲,擢升之快之高实在是立朝百年来首次。

        世人皆言慕容珏功不可没,而江湖中人却对那一支由白袍女将军带领的清一色女人组成的神兵更加好奇。大战过后,慕容珏及官兵队伍浩浩荡荡押解落凤阁贼首回京复命,受到人们夹道欢迎,一时间沿途民众载歌载舞,敲锣打鼓,笙歌达旦,好不热闹。待人们回想起,却唯独不见了那白袍女将军及其属下,四下遍寻无果,她们的踪迹都似乎烟消云散。一时间,江湖流言四起,有传言道,有人亲眼见得战役结束当晚,那女将军骑着的天马扑扇着宽阔无比的翅膀,卷起一阵白云,带着女战神们,像天兵天将鸣金收兵一样,消失在了空中;也有说那女将军是女娲娘娘化身,带着座下仙童来拯救苍生;或是有坊间传闻,那女将军是仙山里住的神仙,到中原来听得百姓疾苦,遂召集天兵力挽狂澜。各色版本,应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