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有座花果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17章 刘主厨的小菜(2/2)
        一条蹲旁边不断摇尾巴的舔狗和一头哈喇子流老长的猪,大憨绝不能给这两货机会。

        难得有这样的新鲜食材,在城市里久未亲自动手的刘树也没理会三个各怀心思的家伙。

        先把从小叔家拿来的本地米进行清洗,看看大憨和一狗一猪,刘树裆下略微有些忧郁的倒了足足五斤。

        有这两个大胃吃货的存在,光是米,估计都能把普通人家给吃破产。

        虽然家里有电饭锅,但刘树一向认为,混合着木头清香蒸出来的米饭才有米饭该有的灵魂。

        不过,刘树并没有急着将米放进铁锅蒸煮,而是先做起了菜。

        主菜。

        不是鱼也不是虾,要拿来换钱的老鳖自然更不在中午的菜单之列。

        是河蚌。

        把黑乎乎的大河蚌剥壳取肉,去掉内脏清洗干净,再将大憨从家里带来被腌制至通红的老腊肉切成片配在一起,加上冬笋干葱姜蒜一起爆炒出锅,放进陶罐小火焖上半小时。。。。。。

        厨房的地面都被‘五花肉’滔滔不绝的口水给打湿了。

        刘树不忍直视的给这馋货一脚,将至赶到门外。

        五花肉猪脸上满是委屈的趴在厨房门外,不时的探出猪头观察着厨房内的动静,以免大憨趁它不注意先行偷吃。

        或许,在猪的理解中,大憨和它的地位差不多-----咱哥俩都是老大的小弟。

        单从这一点来说,倒也没错。

        趁焖蚌肉的空挡,刘树把米饭给蒸上。

        水,用的就是山溪里的水。

        相当于国家一级水质的山泉水经过数十米的竹管输送到水缸,再经过一段时间沉淀,没有任何杂质。

        而且,没有城里自来水那种经过漂白粉处理的气味儿,丝毫没有破坏大米天然的香气,更是将山泉水特有的甘甜融入其中。

        然后,刘树就近取材,在鸡窝里找了几颗鸡蛋,就着菜园里摘的青西红柿炒了一大份青西红柿炒蛋。

        城里卖的西红柿基本都是熟西红柿,只有在农村,才会把还未完成熟的青西红柿拿来做菜,或许没有熟西红柿那般酸甜,但青西红柿却有着熟西红柿没有的特有鲜味儿。

        特别注重提取食材本身鲜味儿的江南许多地方,本就对青西红柿情有独钟。

        或许唯一要注意的,就是青西红柿中含有微量毒素,但醋能中和,稍微放一些醋或用滚油过一下就没关系了。

        做完这些,估摸着米饭也差不多了,刘树开始做汤。

        这显然要更简单,弄上十来条马口,就丢上两片姜和一根葱,再配上几片青龙尖里采摘的野山菌,不放其他任何作料,完凭借马口自身的鲜味儿。

        不出一个小时,刘大厨回乡的第一顿饭就此完成。

        两个人就在小院里的木桌旁坐下,一人倒上一碗太爷留下的自酿黄酒,开吃。

        ‘五花肉’和‘肘花’两个家伙各自的食盆也都堆上它们各自喜爱的食物。

        肘花的主菜是腊肉,五花肉则简单实在一些,就是蚌肉汤浸泡的大米饭。

        甩开腮帮子猛吃的猪,让人看着都觉得胃口大开。

        反正大憨绝不会承认仿佛看见一头肥硕的年猪在向他招手的样子。

        他怕某‘年猪’现在都会对他下毒手。

        。。。。。。。

        ps:经过昨日去千岛湖和镇民交流,确认当地也有喊阿叔的习惯,决定将小伯伯的称呼改回来,前面已经发布的,等风月回家后会一一修改。风月这几天都在江南,陪生平最重要的朋友(你懂的)的同时也算是一种采风,所以更新的会稍微慢一些,希望书友们谅解一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