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苍生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四章、战前论粮(1/4)
        星星已从夜空中退去,微微泛白的晨光慢慢逼退了草原的夜色;

        空气中带着重重的潮气和清冷,大夏平北中路军在草原上过的第一个夜正悄悄地退出天际。

        营地外除了布置的固定哨,不时有一小队流动哨从营地外走过。

        一夜宁静过后,营地随着天慢慢变亮也有了少量走动忙碌的身影,那是夏军的火头军起来为将士们准备早饭了。

        怀远镇九哨的野战炊地,一个有些上了年纪的火头军士拿着一把大勺,在开始冒出热气的行军大锅里用力搅了搅,然后拿起大锅盖盖上。

        旁边年轻的火头军正在把一口蒸锅往野营灶上放,野营灶是用石头和简易坑搭起的,此刻灶坑里燃烧的劈柴噼啪作响。

        年老军士把大勺放到一边,把手在胸前的围裙上擦了擦对年轻军士道

        “憨柱娃子,别往灶里放太多柴,这地儿太潮了,柴湿,小心把火压住了不够力。”

        “嗯了,起叔,我醒得了。”

        起叔和憨拄是九哨的火头军,他们这个九哨火头军有八人,负责整哨八十多人(编制一百人)的伙食。

        置办早饭简单,俩人足够完成,今天轮到起叔和憨拄当早值,其他几个火头军兄弟整在美美地睡着。

        憨柱把蒸锅在灶上好好,直直腰道

        “叔,你说这一出关,是不是就该打仗了;今天能跟野烦狗子们干上不?”

        老军士抬头朝远方望了一眼笃定地道

        “今儿干不上。”

        “那是为啥?”

        憨柱不解地问;

        “为啥,要去打仗的地儿离着还有百多里地哪,这刚走了几步路啊,怎么也还得走上两天吧。”

        “起叔,这次咱能赢不?咱人马可不少,”

        憨柱继续追问道,显然他是个初次出征的雏儿。

        起叔有多次出征的经验,听憨柱如此问,他卖派地撇撇嘴道

        “赢个逑蛋;拉这大阵势,也就是出来跺跺脚,吓唬吓唬野烦狗蛋们,没等咱们大军到地儿,那帮孙子早跑没影了,哪次都这样。”

        “起叔,听说这次咱们可是出了三十万,只咱中路这一军就十五万人;这一天得吃多少粮食啊!”

        老军士四看了眼,鄙夷地道

        “逑的十五万,你见这儿哪个棚是满十人的,咱这镇算好的,一棚最多也就少一、两个;有的镇,那吃的邪乎,一棚敢少四个;就咱这路最多八万撑死。”

        老军士顿了顿继续道

        “唉,不过八万也不少了,犁那个野烦的什么狗穴足够了。”

        憨柱也四下看看,小声道

        “起叔,你说那些当头的也真敢吃,每棚都少人,他们也不怕查。”

        “查,谁查;从上到下,都是一路吃下来的,谁查谁呀!”

        憨柱想想,点点头道

        “也是,谁查谁啊;对了起叔,你说我这次能看到野烦狗不,也不知道他们都长啥样。”

        “啥样,估计这次能抓个吧俘虏,你一看就知道了,脱了衣服都长一模样;喂喂,你,赶紧的,撤点柴火,这要是把粥熬糊了,看哨总又骂人。”

        ……

        按夏军制

        大夏军分常备军和驻屯军;

        常备军是国家战备军,直属朝廷直接节制,由朝廷直接拨款供养,平时驻扎各自属地,战时由兵部统筹调度。

        大夏常备军总建制五十五镇,一镇兵额一万人;

        采取一托十制,即一镇十营、一营十哨、一哨十棚、一棚十人;

        各级带兵将佐为,镇——统制、营——千户、哨——百夫、棚——棚头。

        (至于驻屯军,则是另一种养军方式,随着故事的慢慢展开,到时再给大家介绍)

        老军士嘴里说的“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