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成地主家的傻闺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二百二十九章 御驾征 王爷增援(1/2)
        御书房内,一派死气沉沉,朝中的重臣们大多低着头,各个装作若有所思的样子。刚回到王府又被召入宫中的韩应文目视前方,目光似有若无地掠过皇上的那张脸,不经意回想起曾经镇守北境多年的赵让。

        出生于齐国公府的赵让,母亲是永昌侯府的嫡出小姐,因赵家当年的妻妾之争,赵老太君只得他这一个儿子,集两府之力精心教导,真真是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人物,在京城便是翩翩佳公子,上战场则是勇武真英雄,除了当前抢了先帝属意的女人,他的身上似乎没有什么明显的缺点,所以在朝中有口皆碑,在军中更是追随者众……作为昔日的好友,他曾提醒过赵让,为人臣子怎能完美无缺?

        完美无缺的赵让死在北境以北三十里的地方。四年之后,鞑子的铁骑踏过了北境的那道最坚固的防线。

        “众位爱卿,鞑子一旦深入中原,必侵我国土、扰我国民、掳我国产,北境之危,是江山社稷之危,是百姓万民之危,是千秋万代之危,故此朕决定率上直二十六卫,御驾亲征,着太子监国,各位内阁大臣辅政,另,西南之患不除,朝野上下难安,即摄政王有意前往荆州增援,朕,准了。”

        从收到战报到作出御驾亲征的决定,皇上并没用多久的时间,他亲政以来,无论朝堂还是民间,对他的印象都很模糊,既无明君之褒扬,又无昏君之辱骂,他像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所以他需要一场真正展示帝王之威的契机,让朝野俯首、四海臣服。

        “陛下请三思而行,如今北境战况虽紧,并非无人可用,可由五军都督府和兵部派兵前往增援,千金之子不坐垂堂,国不可一日无君,太子年幼,尚不能处理政事……”吴次辅向前一步,发自内心地劝说道。

        皇上眯着眼睛不悦地说“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朕有朕的责任,太子虽年幼,但是他也该承担他的责任,宫内有太后皇后,朝中有诸位臣工,想必不会出大乱子,对吧,岑爱卿?”

        被点名的岑首辅抬起头,沉吟了一番,“陛下,如今的大虞是一盘大棋,不止北境一处军情紧急,东南沿海的倭寇和西南叛军也来势汹汹,以老臣之见,相比北境一地之危,大虞的三处防线都不能失守……”

        其他重臣纷纷应和,连定远侯也不例外。只有韩应文不同,自从想起赵让之后,他就垂下了目光,似是要将御书房里的地毯看出花来,皇上为了御驾亲征特意将他支出京城,他巴不得去自己的地盘转一圈,寻找起事的时机。

        无论大臣们如何劝说,皇上下定决心要御驾亲征,最终只能交代几位重臣辅政,除了内阁外,还有皇后的父亲忠勤伯和太后的兄弟定远侯都赫然在列。

        众人走出御书房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忠勤伯和定远侯两人前后走着,均一言不发,岑首辅看了看远处已经沉寂的天空,轻叹了一声,脚步有了几分蹒跚之态,其他几位辅政大臣都精神百倍,或许指望着辅政期间大显身手,而韩应文看着一盏又一盏的宫灯,突然想成家了。

        作为一个早已失去帝王信任的人,在众人争论不休的时候,韩应文在脑子里把离开京城后所有的安排过了一遍……可是,有些人却只能在他的牵挂之中,不在他的安排之内,比如说宋良韵。

        今日若不是紧急军情,他是无论如何都要见到宋良韵的,这种冲动比当年对陈哲尔还要激烈,至少陈哲尔嫁给赵让后,他们两人都有意避嫌,而宋良韵呢?他从未跟她表达过自己的心意,也无从揣测她的想法,她曾叫他大叔,是不是只要他表明自己的喜欢,那个娇娇软软的女孩子就会有所动容呢?

        不知道摄政王脑子里的想法,宋良韵压根儿就不知道他来过。“阿九,以后二伯家的两姐妹再到咱们铺子里来,不要请她们来家里了。不!把她们赶出去!”宋玉胭且不说,不管她心里有什么,至少还懂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