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过生命的河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68】春满家园(1/2)
        三个孩子都各自有了自己的家,开始了自己充满生机且新鲜的小日子。

        淑兰这可做母亲的终于卸下重担,心下安然又舒畅。她终于把两个女儿养大成人了,让她们活下来,还在这个饿不死人的地方成了家,以后就可以吃饱饭,穿暖衣,奋斗自己的小生活了。

        送走了三个姑娘,家里突然感觉冷冷清清了,抬头低头就是两个老人相对,日子一下子失去了一些趣味,连周榆都抱怨这几个女婿怎么还不来?其实秀绫婚事办完还不足半月,这几天家家户户都忙着准备年货呢。

        她的任务终于完成了,可以告慰志廉的在天之灵了。

        年三十一大早,淑兰拿了纸钱走到离村口很远的地方去给爹妈和志廉烧纸钱,告诉他们她活下来了,从沙漠死里逃生,逃难到河套,经历最困难的自然灾害,经历了坏分子的批评教育,她都挺过来了……如今日子已经好过了,娉绫和秀绫也结婚成家,开始了她们崭新的生活,他们若在天有灵可以放心!淑兰痛痛快快的哭了一场,又开开心心的笑了一场,然后站起身,全身轻松,从此以后,她可以直起腰板做人了。

        还有一个暗藏的郁结心结,但是这个春节她不想多想,只想和女儿女婿们好好过个喜庆年。

        这个春节,家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年三十,淑兰只简单的做了几个菜,周榆自己拿杯子喝了几杯酒,破天荒的倒了两杯给淑兰。好吃的要留在初二女儿女婿们来拜年时吃。饺子馅已经剁的碎碎的,绣绫结婚时剩下的两只猪耳朵,半只鸡一直留着,孩子们最爱吃的油饼也已经炸好了,只等着女儿们回来一起吃。

        大年初一拜父母,大年初二拜岳父,这是传统礼节。他们没儿子,父母又都已经过世,所以初一两人过得简单而忙乎,尤其是淑兰,一会儿包饺子,一会儿烧水焯豆芽,一会儿炸花生……

        初二,淑兰和周榆早早的起床,两人都换上新衣服,周榆是簇新的藏蓝色中山装,淑兰是一件黑色灯芯绒中式立领偏襟上衣,头发整整齐齐一丝不乱的梳在耳后,又用黑色的发卡卡住,即便干活低头也不会掉下来。院子里里外外都大扫得干干净净,门上,窗户上都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对联是三女婿写的,年前早早的就送了过来。

        果然,太阳才刚上了半树梢,淑兰就隐隐约约听见远处传来说话的声音,出门西看,就见几个人影像这边走来,一猜就是娉绫和绣绫姐妹相跟着来了。绣绫家离得远,一定起了个大早,路过先到了姐姐家然后四个人一起过来,几个人说说笑笑,早早的来给爸妈拜年。绣绫是新婚,更是要早早的来,一是本来就想妈而是新女婿也要表心意。周榆一看女儿女婿上门,黑脸满面笑容,竟然泛出红光来,连忙接了女婿手里的礼品,给孩子们到上热腾腾的砖茶,赶快暖和暖和!

        两个女婿被让到了上座,两个女儿也直接脱了鞋坐到热炕头上暖和手脚。这嫁出去的姑娘再回娘家就是客了,周榆也得客气几分,秀绫娉绫一下有了扬眉吐气的感觉,两个人第一次不用战战兢兢的看周榆的脸色了,心下实在畅快。

        周榆让女婿们上炕,三女婿说,还是先给岳父岳母和先人磕头拜年吧。周榆一听很是高兴,这一点,老三比老大老二好。于是领着两个女婿到旁边的屋子,先给先人们敬香磕头,然后又给岳父岳母磕了头。这一点,周榆真是太感动了。周榆没有儿子,这么多年从没有人给自己磕头拜年,今天是他有生之年的第一次,激动地差一点掉下眼泪。急忙扶起女婿,拉回正屋请到上座。这一点,这老大老二的女婿可真真比不上。

        两个女儿暖了手脚,立刻下来和淑兰忙活,摆置喝酒的小菜,说说体己悄悄话。东西都准备好了,几个人安稳的坐在炕上说话,估摸着老大也该到了,老大住的远,他又是蒙古人不大讲究这人情礼节,每年来的都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