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过生命的河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开篇】写在前面的话:(1/2)
        从今天开始,《穿过生命的河流》正式面世,这本书是我送给姥姥的礼物,我在心里答应她的礼物,在2015年的8月,我把初稿烧在了姥姥的坟前。

        姥姥去世很多年了。

        姥姥去世时我上五年级,那年家里把旧房拆了盖新房,全家住在西侧的房子里。春天的风刚刚把土壤吹松软,妈妈在房子东面的地里捡拾玉米根,我趴在桌子上写作业,弟弟在一边玩儿。

        下午的阳光从西面的窗户照进来,听到大门响声和自行车进院子的声音,我并没有出去,在农村,家里来人不用担心是什么坏人,一般都是亲戚来串门或邻居来借东西,他们自然会进屋的。

        外面的来人没进屋,只听到边着急下自行车边向屋里问在家吗?谁在家?

        我立刻出去,我说妈妈在旁边我去叫。来的人我不认识,他顺着我手指的方向话也没说就径直走去,几分钟后妈妈哭着回来,说姥姥病危,让爸爸回来后马上过去,就骑车和来人匆匆走了。

        我忐忑的等待着姥姥的消息,在心中默默的念叨姥姥不会有事,可是不知为什么我的眼泪不断地流出来。

        那个傍晚,姥姥没了。

        我最喜欢的长辈亲人我的姥姥没了!

        我望着疏松的茫茫的黄土地小声的哭泣……

        2015年,给姥姥筹备迁坟,我记录整理了姥姥的生平,春节后开始,八月份初稿基本完成,一些细节在和老家的亲戚见面后再做补充。姥姥的坟墓新址在背风向阳的山坡上,居高而下视线宽阔,爸爸妈妈和三姨五姨都很满意内心舒畅,多少年后,他们终于让姥姥与姥爷合葬在一起,完成了他们作为子女的心愿。

        我跪在坟前,把特地买的两盒中华烟烧给姥姥,姥姥爱抽烟,那时候没有中华烟,即便有,姥姥也不舍得买。

        我把《姥姥》初稿和一篇祭文烧在姥姥的坟前,愿我的姥姥乔迁新居后在那边一切都更好。

        姥姥,愿你在天堂快乐安好!

        2

        《记忆中的姥姥》

        记忆中的姥姥是很美的,总是穿着洗的发白的灰蓝色或者白色的中式斜襟罩衫,冬天是深色,夏天就是白色的七分袖的样子。永远洗的干干净净,看不到一点污渍,在那个天天干农活男女不分性别的年代,姥姥有不识人间烟火的仙子味道。

        记忆里的姥姥头发已经花白了,其实那时姥姥的年纪并不大,只是被生活磨砺的早早有了白发。在衣服的斜襟搭扣里总是掖着一块手绢,夏天擦汗冬天包瓜子,也一样洗的干干净净。

        姥姥特别爱吃瓜子,只要到了农闲的时候,就会用手帕包一小包瓜子,去邻居家串门的时候嗑,去街上逛街嗑,去看戏更是要嗑。妈妈经常在不是农忙的时候或者我们这里赶交流的时候会把姥姥接过来,妈妈就会炒好一大锅瓜子,用布兜装一兜带着姥姥去看戏。

        看戏是姥姥除了嗑瓜子之外最大的一个爱好,一般赶交流七八天时间,姥姥就从第一天看到第七天,白天看完晚上再去看,只要不是特别忙就一场不落,看过了也没关系,毕竟每次唱戏的人都不一样,唱功扮相也有区别。在戏园子里认识的或不认识的相邻的人们就互相议论着戏的情节,有懂得人就给不懂的人讲戏,讲评的摇头晃脑津津有味,听的人频频点头啧啧应和,也是一大风景。

        姥姥像许许多多和她一样的农村的女人们,看戏是她们一年来除了春节最大的热闹和一年辛苦的犒赏。赶交流是农村一年中最重要最热闹集中购物消费的时间,在那几天每家每户都会全家一起换上新衣服到街上去,女人们吃点平时不舍得吃的凉粉,给全家大小买几件衣服,买块头巾,买块床单,卖点香皂洗衣粉等等各种家用的东西。男人们就聚在一起喝碗羊杂碎,要盘炖羊肉,喝点小酒。孩子们就高兴的跟着妈妈要着喝汽水,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