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真的是一个老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十九章 app(1/2)
        我要是再把他外派了,那我就是疯了!

        郑慕言悄悄地打量着李楚,脸上泛滥着旁人看不懂的“姨夫笑”。

        是的,五名下学期外派出去的青年教师名单,已经没有李楚的名字,顶替他的,是另一名从教三年的单身女老师。

        郑慕言心里小算盘打的响亮,如今的李楚顶着首都大学数科院教授的名头,怎么可能把这么一个香饽饽放出去呢!

        没看这几天数学界都闹翻了吗?

        随着新一期《数学学报》的发行,首都大学的教授,横空出世,解开了千古难题,这引起了国内数学界极大轰动。

        同时,李楚这个名字,也引起了外界的议论纷纷。

        由于李楚特意请求了张春平院士与邓兰萍院长,因此《数学学报》上对于李楚的介绍只有寥寥数语。

        “李楚,男,首都大学数学科学院教授”,连个照片都没有,这也引起了不少数学界人士的猜测,纷纷打听这个“李楚”到底是谁?但由于数科院教授们口风很严,因此,是只闻其名,不见其人。

        新闻上倒是报道过一次,不过半天的热度就没影了。这年头,关心这些的人是越来越少了,倒是某些流量常年霸占了头条。

        李楚倒是无所谓,他本来就不是为了出名,他是为了,嗯,为了科学!

        两百多公里的山路,历时四小时,大巴车稳稳的停在了青山县唯一一家“三星”级酒店门口时,已经过了中午了。

        这里算是青山县最好的宾馆了,当然,碍于本县经济不利,这家好不容易上了星的酒店也是经营惨淡,常年有大片客房空置。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作为东道主的张德清手里不缺经费,当然要为跨省而来的同行们安排本地最好的住宿了。

        下了车,领队的郑慕言与前来迎接的张德清寒暄几句,安排好十九中过来的二十几名老师们的房间,其乐融融的补上一餐错过的午饭,紧接着便是下午安排的活动。

        第一天参观一下学校,开个简单的见面会。

        第二天到本地特色景点交流学习,放松心情。

        第三天安排几个班级互相听课,然后互相讲评一下,开个总结会。

        很简单的行程,“学习交流”嘛,都是这么安排的。

        三天的行程匆匆而过,“交流”尽兴的老师们带着大包小包的土特产登上了回程的大巴。

        李楚假寐着,思索着在青山县高中的所见所闻。

        “我周末也不回家的。”

        “家里远,来回麻烦。周末可以在学校里看看书,学校里饭菜也好,还有饭食补贴。”

        “我们早上六点起床晨读,七点吃早饭,七点半上课。中午十一点半午饭,午休。下午一点半上课,五点半晚饭,七点晚自习,晚上九点半放学。每天没有空余的时间,我都在学习。”

        “老师讲过的,我都能理解。课本上的知识点,我都会。但我就是考不好。”

        “我月考成绩屡次级部第一,但期中期末统考,我连全市前五十都进不去。”

        这是李月茹,青山县高中的学霸,行程第一天参观县高中时李楚与她在学校图书馆偶遇,李楚对这个周末还在学校的学生挺好奇,简单的交流了几句。

        “成绩也就那样吧,没意义的。”

        “倒不如好好练长跑,说不定我还能特招进985呢!”

        这是林兵,高一新生,行程第三天李楚发现了这个翘课独自在操场上往腿上绑着沙袋的学生。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这是李楚刚进十九中的时候郑慕言在新教师入职大会上的训话。

        当然,不光是李楚,所以老师私底下都认为郑校长这话纯属扯大旗放高炮。

        有的学生他天赋有限,有的学生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