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暮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12章 密洞掘出悲伤事(2/3)


        洞口一块平地,大约十来平方,而三面竟然全都悬崖。溪水就这么流出洞子,在石头上滴出一道小沟,形成细细的瀑布落下。下方,约莫百米以上,底部是个硕大的凹形,凹地内姹紫嫣红,林木茂盛,而两侧依旧峭壁耸立。再远处,山似乎都不再高耸了。而空中,三三两两的飞禽嘶鸣,像是在宣示它们的领地。

        平台的左边,一株看起来很久远的崖柏,粗壮根深,树枝上杵着一只老鹰,都不知道这树怎么扎进岩石的。崖柏的旁边堆着一摊白骨,还有一大一小两颗头骨。虽然医学出身又身临过战场,但看着这堆白骨依然有些隐晦难受。该是一女子和一足月孩童,为何会沦落至此?

        看着白骨呆了一会,收回思维,想想怎么离开这里吧。如果有根绳索,缠在这崖柏上,当是可以安全着陆,这是李延探洞时意料之内的。可问题是没有绳索,而且周边坑内藤木也很少,唯有将热气球那涤纶面料剪成绳索……军刀给卓紫衣了,牙咬手撕,难度实在是大了些。

        盯着崖柏根部那堆白骨思考着,猛然,眼睛瞳孔放大,似乎发现了什么!蹲下身子,用手轻轻地扒拉开白骨和几块略大点的石块以及若干个树枝,下面有一块旧色油布好像包裹着什么跃然露出。

        双手合一,碎碎念着“不知道你们为何在此,如若我能出去,你们有什么遗愿我尽量帮你们达成啊,得罪了。”念完便拿起那块油布展开,有一个铁质的盒子。打开铁盒,里面一把带鞘的匕首、三个信封、一本书、还有一个逗号形状的玉佩、一些碎石般物件。

        抽出匕首,依然略带寒光,当下欣喜。用此匕首撕割涤纶布当是可行啊!天不绝我。

        拿起玉佩,端详仔细。上有龙纹,浑厚细腻,逗号形的左边缘比较薄,该是块良玉。

        拿起三个信封,一封空白,一封上写“孟妹启”,另一封写“子启”。看人私信总归不妥,可不看的话万一这位前辈有什么未了之事怕是耽搁了。想了想后,放下信封有字的,打开其中没字的一个信封,腥红娟秀的小楷,虽然不是简体中文,但也不是特别难识……

        金圣君

        蒙君搭救,本亦无可为报,然恶贼又至矣!吾本为逃身,却不想误陷落地洞,虽大难不死,却犹为毒虫所伤,身染恶疾,可怜吾子尚在襁褓,为母者却命不久亦,若幸能再获圣君相救,见上苍之份,烦请君能善养吾儿。女子归天入地,也日日为君祈之。若子成人时,吾留书君可于他示。若吾与子皆难幸免,乃天不容我,却可恨不能为人知晓,那些恶人之恶行也!

        圣君所托之书,女子却难以奉还,乞怜无比。

        若此书函为他人所获,女子叩拜!无论吾与子生死,亦请传代口信于周城,见成纪王必有千金重酬。此处碎银望笑纳哉。

        女子孟嫦漪携子跪拜。

        看完这封书信,李延心情颇为沉重。一介女子,带着襁褓中的孩提,却被人追杀,这追杀者连婴儿都不放过,简直禽兽不如。其它两封信,想来也不好开启了,一封给孩子的,但这孩子也应该就是旁边这堆白骨了;另一封,该是这位女子的爱人或家人写给她的。

        既然看了,那也该为前辈代传个口信吧。只是这周城,成纪王是谁呢?先能离开这里再打听吧,受人之托,特别是受亡灵之托,这个必须得做到。

        放下书信,拿起那本书,封面赫然写着《大阳心决》。

        啥玩意儿?乘法口诀吗?翻开后,里面密密麻麻一堆之乎者也,再翻一页,哎~这就对了嘛,又配图,跟看漫画似的,就容易看的进去。

        那配图之上,是一个人躯体的素描,上面分别标注了百会、灵虚、膺窗、志室、太渊、涌泉穴。右侧有排文字描述气起于百会不惊不染印堂一线转至灵虚汇于膺窗不可不通直下肺窍卫气而立意守志室沉落归于一心太渊而散去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