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月落紫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三章 睿宁王(1/2)
        政事堂中,紫琅国王面色冷峻。

        王世子姚璞端立御前,在他身后便是睿宁王姚琅,两人同为紫琅王妃嫡子。

        另一侧依次排列几位重臣,此刻,大殿之上一片冷寂。

        自从“端午汛”后,大水淹没许多良田农庄,大量衣食无着的百姓沦为流民。

        修复河堤需要人工,各地以工代赈招募不少失地壮劳力,官府还要开仓放粮,转眼过去一个多月,眼看国库储粮少了下去。

        紫琅国土地偏少,但河湖纵横,桑蚕丝织发达,刺绣更是精巧独特,靠丝绸贸易也能物阜民丰,燕云朝便是他们往来最频繁的北地大国。

        如果睿宁王当初顺利与玉华公主成婚,这个问题应该不难解决,如今两国关系很是尴尬,但眼下的困境也只好硬着头皮向燕云帝求助。

        派往燕云朝的使臣已经回信,虽然公主至今仍未找到,但燕云帝并没有拒绝紫琅的求助,可提出交换粮食的丝绸刺绣数量,远远超过紫琅国眼下的能力。

        户部尚书王廉终于打破沉寂,出列禀奏,“大王,工部用粮食招募失地流民修筑河堤,因遭水患,今年稻米收成锐减一半,如果继续用储粮招募人工,恐怕撑不到秋汛结束,这样下去……紫琅国到了年底会有大的饥馑,还是要早做主张才是。”

        这次祸患源头是大雨后的大汛,睿宁王在工部历练,紫琅国水利是重中之重,这项事务便归他总揽。

        姚琅一向做事勤谨,此次河湖溃堤确实出乎意料。

        这段时日,姚琅祸不单行,一场端午汛,让他多年治理河湖的功绩毁于一旦,前来成婚的玉华公主也下落不明。

        户部尚书这番话让殿上气氛更加凝重,各位王公重臣默契地陷入沉默……

        姚琅面色淡然,一直只是静静聆听奏报。此时,他打破众人各怀心事的寂静,出列禀奏。

        “父王,皆因儿臣监管不利,才给百姓造成灾患,燕云朝提出的要求或许可以满足,儿臣责无旁贷!”

        听到此处,王世子也忙出列,“父王,睿宁王一向做事勤谨,此次水患也是天灾,儿臣在户部一定尽力协助,燕云帝明知是二弟监管工部,提出这样的要求就是故意刁难!”

        紫琅国王神情有些复杂地看看姚琅,“尽力而为吧!玉华公主毕竟是在紫琅失踪,为人父母,我也可以理解燕云帝的心情,现在这样已经是对我们手下留情了。

        紫琅国王微微蹙眉,“只在月明湖中找到公主的礼服,还是要继续寻找她的下落。”

        “儿臣遵命!”姚琅面无表情地答应着。

        议政结束,待紫琅国王离开,众大臣们也都匆匆离去,生怕再起事端,只剩两个王子尚在殿内。

        姚璞拍拍姚琅肩头,一脸关切,“琳与,你最近辛苦了,有什么需要王兄帮忙的事,尽管说!”

        姚琅漠然点点头,“多谢王兄关怀,还是臣弟才能有限,日后自会尽力。”

        “琳与,你太谦虚了,你管的这些事是国本根基,哪像王兄,虽然在户部历练多年,有那些挑大梁的重臣在,本王也做不了什么。”姚璞笑容谦和,“对了,母妃昨日还说起你好久没有去看她了,你可是父王母妃最骄傲的儿子,不过因为王兄生的早一点,世子的位置才给了本王。”

        “王兄,”姚琅打断这个话题,向姚璞恭敬一礼,“我明日去拜见母妃,眼下还有公务要忙,臣弟就先告辞了。”

        姚璞看着姚琅离去的背影,神色复杂,无奈摇头一笑,负手转身离去。

        紫琅都城南大街,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在其之后,隐着一条闹中取静的宽阔街巷,原本是紫琅书院所在。

        书院开办之初,这里尚未如此繁华,这些年,随着紫琅国日益富裕,都城不断扩展,南大街慢慢成为热闹之地,山长嫌红尘喧嚣不利于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