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楼梯之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三十九章(2/5)
  他还是想到了要照顾她,四人进了一家川味小餐馆。

        小王,小李和湘潇围着大圆桌就坐,其余的事皆由冼锐去张罗。

        当四人都就坐时茶泡上来了,在透明的玻璃杯里,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又有好几分钟都没有说话了,闷得难受。

        湘潇见了,又忍不住好奇,问“这是什么茶?有一种很特别的香味。”

        正如冼锐所说,她常常着眼于小事,常把小事,观察得仔仔细细。

        比如这杯茶吧,说不定里面就蕴含了,一篇小小的散文呢。

        在王勃,在范仲淹,在崔浩眼里,滕王阁,岳阳楼,黄鹤楼,就不仅仅只是简简单单的壮观,而是鲜活的生命,瑰丽多姿的色彩。

        在李白眼里,月亮最多情。

        在郑板桥眼里,毛竹最美丽。

        湘潇虽然相差甚远,但脑袋却是朝向那个方向的。

        小王,小李都说不知道,冼锐斜倪了她一眼,根本就没有理她。

        湘潇并不知趣,一点也不把他放在眼里,又问那个端菜上来的服务员。

        “不知道,上山采的。”她告诉她说。

        菜快上完了,一道一道送上来,摆了满满一桌。

        其中有一道是红苋菜,最后一道是回锅肉。

        小学三年级。

        湘潇刚学会拼音和查字典,刚学了白居易描写泸山的《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老师要他们在字典里查“觅”的读音和意义。

        这个“觅”字长得真是好看。

        哪知在随意乱翻字典时,她发现了一个比它长得更好看,她认为在汉字里长得最美的字,“苋”字。

        她便深深地喜欢上它了。

        但字典里只有短短一行字的解释苋菜,一年生草本植物,开绿白色小花,茎叶都可以吃。

        此外,便什么没有了,也没有彩色的图案。

        因此,她始终没有明白苋菜,就是四川人经常吃的,遍布田间地头的冬汗菜,红汗菜。

        字典里所说的,是冬苋菜。

        字典里这样教一个小学生,能教会吗?更别说那些其他的书。

        同样她也并不知道,眼前摆在桌上的这一道红汗菜,就是她所喜欢的苋菜了。

        都过了许多许多年以后,才知道。

        但这并不妨碍她喜欢这个“苋”字,神往这个苋菜。

        “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她不但读到了优美的诗篇,品到了“觅”和“转”两个字的妙处。

        还在地图上知道了庐山在江西省,江西是个鱼米之乡,才子之乡。

        还认识了她这一辈子,最喜欢的一个汉字,苋字。

        但好像,这“苋”字下面的“见”字,被草遮去了,所以很多东西她看不见。

        至于“雪”字,那是因为小学四年级时,她和父亲去了大凉山深处,一个只有十来个人的小站,那里下了一个冬季的雪。

        她又深深地喜欢上了“雪”,这个字的形状和它飘飘洒洒的优美形态,还有它百看不厌的颜色。

        雪+苋,就是平凡,普通,坚强的意思。

        苋菜很普通,而且喜欢温暖,过不了冬,所以更要鼓励它坚强,再坚强了!

        “纵然此时风光好,仍有一片思乡心。”更何况,有些不好呢?

        见了回锅肉,湘潇的话又多了,再次问端菜上来的服务员“你是四川人?”

        全然不顾冼锐的感受。

        现在是恋爱阶段,他能奈她何?她这样天真地想。

        再说,她就只说了两句话而已,她并没有噼里啪啦,喋喋不休地说个不停。不过份吧?

        他知道他会生气,但是为了求知,她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