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合伙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八章 迁都是不可能迁都的(2/2)
两。

        首辅魏藻德在筹饷之初就强烈反对,最终也只赚了五百两,而前首辅陈演更是一毛不拔。

        特么的,这不是打发要饭的吗?同样这帮人,在几个月后李自成向他们要钱时,有几个没被敲出几万两银子出来?

        一个皇帝都当成这样了,哪来的面子?连里子都没了。

        这也从侧面说明,崇祯对国家的控制力已经很弱了,别说和明初相比了,即便之前几朝,谁敢如此羞辱皇帝?

        现在,一大群人敢如此羞辱他,不拿他当回事。

        难怪崇祯死前有那么大的怨气,怪诸臣误他,直言所有文臣都该杀,在听到李自成疯狂拷掠那帮当初不肯借款的大臣时,是那么的解恨。

        所以说,迁都不成不能单纯的归结为崇祯爱面子,他的面子甚至都没有几百两银子重要,何况是为了拯救大明。

        迁都的提议是在筹饷之前就提了出来的,李明睿提议迁都时,首辅还是陈演。

        在崇祯发起筹饷时,首辅已经是魏藻德了。

        既然迁都迁不动,李明睿还了个折中的方案,就是将太子送到南京去。

        但是,以首辅陈演为首的这帮大臣,一样强烈反对。

        强烈要求杀掉李明睿以定民心,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帮人多爱国呢。

        因为他们清楚,南方有一套现成的政权。

        如果把年幼的太子送到南京去,肯定会被一帮别有用心的人摄得大权,太子最终沦为傀儡。

        而南方没有遭遇太大的战争祸害,经济发达,掌握着全国的粮仓,也有方国安、郑芝龙等军头。

        天时地利,有了这些优势条件,恐怕要不了多久,南方政权就会反客为主。

        即便不能取得整个大明的主导权,但要取得南方半壁江山的主导权,是没多大问题的。

        而一旦失去了南方,北方政权就如无根之萍,对他们的利益损害巨大。

        所以,即便是崇祯留在京师,将太子送往南京的提议,他们也是不可能赞同的。

        谁敢提出这样损害大家利益的建议,他们就要嚷嚷着杀谁,事实也确实如此。

        最终,崇祯没有杀李明睿,但这条提议也没能通过。

        当然,还有最后一种选择,那就是崇祯彻底撕破脸,不管不顾的带着家眷一起跑到南方,直接放弃已经彻底没救了的北方。

        南京那帮人肯定会举双手赞同,有一整套现成的班子,南方政权可以迅速建立。

        但最终的结果,崇祯恐怕和南明几位皇帝一样,境遇也好不到那里去。

        他手中一样无钱无兵,无可用之人。

        即便他是在孙传庭战死之前做出这个选择,也是无迹于事。

        因为孙传庭远在陕西,他崇祯一跑,肯定会军心动荡。

        孙传庭部那么多人根本不可能绕过李自成跑到南方来,被灭的可能性非常大。

        而等到孙传庭战死之后,那更没什么念想了。

        至于姜瓖、唐通之类的总兵,百分百会直接投降李自成。

        远在山海关的吴三桂更带不走,人家愿不愿意跟着走都是个很大的问题。

        这些是北方的力量,至于南方这些手握重兵的如左良玉,方国安,郑芝龙之辈,他崇祯指挥得动吗?

        你一个光杆皇帝跑到南方去,别人凭什么听你的?

        所以他只得依托在南方掌握话语权的人,这样一来,就难逃沦为傀儡的命运了。

        后世说“传庭死,大明亡”不是没有道理的。

        因为孙传庭所率的军队,是唯一有实力又比较忠诚于崇祯的军队。

        孙传庭一死,崇祯不管跑到哪里,都难以挽救大明了。

        大明灭亡,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