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崇祯力挽大明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十三章 朝廷重启(1/2)
        “开始推选新的各地代巡抚,陛下请先示下!”叶向高道。

        “洪承畴接任杨鹤三边总督之职,卢升象由知府升任山西都指挥使司,领宣大总兵,募兵屯田练兵。着陈奇瑜由洛阳知府升任延绥总兵,募兵屯田。”主要是福王住在洛阳,朱由检想着要坑一把福王。

        “老臣刘一燝推荐一人,原吏部稽勋郎中孙传庭,因不满魏忠贤专政,弃官回乡。老臣举荐他为顺天府尹(京师一把手)。”

        “准奏!余下的你们商议吧!内阁给朕一份名单,朕批准!”

        “陛下该选帝师了。天子才是国本,陛下年幼而有圣主之风,需择良师教导,必成一代圣主堪比尧舜。”叶向高道。

        玛德,内阁首辅,就没有一个不油滑的。尧舜是皇兄的遗言,用这个来刺激朕。

        “孙承宗昔日给皇兄和朕讲课,已为帝师,刘宗周乃一代大儒,朕倾慕已久。朕很喜欢奇技淫巧!徐光启者,毕生致力于数学、天文、历法、水利等方面研究,勤奋著述,尤精晓农学,朕闻其毕生之力编撰的《农政全书》乃煌煌巨著,于农学方面多有进益,且向朝廷进献历书多卷,贡献颇大。”朱由检激动道,一兵一儒一科技,三个帝师正好合适。

        徐光启出列,“谢陛下夸赞抬爱!老臣只是喜欢一些杂学!”

        “徐老师,您客气了!过几天就开始经筵吧!”朱由检开心道!

        “三位老师,请受朱由检一拜!”躬身做了一辑拜师礼。

        “陛下还请起,这是我等的荣幸!”三人客气道。

        “叶阁老继续!”

        “阉党全面作乱这三年,有哪些事情没有处理,现在开始拨乱反正。”叶向高镇定道。

        “臣启禀陛下叶首辅,

        1626年1月,清太祖努尔哈赤率兵13万围攻宁远城,中炮身负重伤而亡,此为关宁大捷。但是,袁崇焕与经略王之臣不合,请朝廷撤了经略王之臣。

        朝廷留中不发,未回复此梳。”兵部尚书王在晋道。

        “不批准!”朱由检道。

        “1626年5月30日(明朝天启六年五月初六),北京城王恭厂大爆炸。御史何迁枢、潘云翼在乾清宫被震死。请求将火药王恭厂搬至城外,未批复。”顺天府尹孙传庭禀报。

        “批准!搬迁之京师外城墙,由工部修建!又内库出银子。”朱由检道。

        “遵旨!”

        “1626年6月28日明天启六年六月,山西灵丘发生强烈地震。1626年常州苏州等府风灾水灾。

        号泣而诉者数千人,庐舍漂覆者十且九,老稚死伤甚多。禾黍糜烂民令艰难,尽剥榆皮而食,有斩木揭竿而起者,但抚按官漠不以闻。

        1626年苏州民变起义被镇压。

        请求赈灾!”

        “批准!现在已经晚了,只能免税一年。江浙富裕,十二府有两府受灾而不救吗?”朱由检问道。

        “启禀陛下,东南已种桑不种米上百年了。以前是苏杭熟,天下足。现在是两广熟天下足了。后来米从其他地方调来,人已死绝。”浙江巡抚小心翼翼道。

        “你怎么不去死呢!这个问题如何解决?你有办法吗?”朱由检压着火气道。

        “苏杭三分之一的土地退桑复耕,但是地主不会同意的。山林是否也可以种植桑树呢?徐阁老。”前浙江巡抚道。

        “可以的,需要挑水施粪!”徐光启道。

        “朕下旨!苏杭三分之一的土地推桑复耕,同时教会苏杭在山地种植桑树。”朱由检道。

        “天启六年(1626)八月,陕西流民起义。由保宁进入四川,活动于广元、神宣之间,为神宣指挥吴三桂所御。十二月间,又从眉林沟进攻,为守备王虎所击,其首领之一纪守恩战死。平定!

        吴三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