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千金谋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番外:赵学尔的十八岁(2/4)
保住承州,柳小将军不但不能把张厚怎么样,只怕将来还要听他的号令行事。”

        赵学尔道“难道要指望一个无信无义之人保护承州?”

        赵同当然知道张厚的为人不可信,可是不依靠他,又能依靠谁呢?

        赵同无奈地道“太后薨逝,陛下初掌朝政,如今的局势是内忧外患,这五万定西军已经是东拼西凑出来的,朝廷再没有更多的援兵能给我们,不指望他,我们能指望谁呢?”

        赵学尔刚想说些什么,环顾四周,觉得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遂对赵同道“父亲,我有话要单独对您说。”

        赵同与赵学尔移步书房,身边一个人都没有留,赵学尔谨慎地栓上了门,这才对着赵同耳语了一阵。

        不待赵学尔说完,赵同便下意识地反对道“什么?不行,这样做太过冒险!”

        赵学尔不光要杀了张厚,还要以张厚的人头为信物,向盛金诈降,将其诱进承州城,然后瓮中捉鳖,活捉盛金,以此逼退朔方大军!

        可这样的计谋,无论哪个环节出错,他们都将一败涂地,万劫不复。

        赵同这刺史之位得之不易,他一生都小心谨慎,才能在这纷乱的时局之中安于一隅。

        他实在不知道赵学尔小小年纪,是怎么想得出如此计谋,说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为过。

        赵学尔丝毫不觉得这个计谋有多么的吓人,继续道“擒贼先擒王,这样做既能捉住盛金大败朔方,又能除掉张厚以慰忠烈,不但承州再无后患之忧,那些对南唐有觊觎之心的边陲之国,也得掂量掂量他们自己承不承受得起战败的后果。如此一举三得,虽然冒险,但值得一试。”

        赵同却不这么想,他想着将来张厚入驻承州,承州就不会沦于盛金之手,只要他奉承着些张厚,便无碍性命和官职。

        若是按照赵学尔的计谋去做,则太过冒险,一个弄不好,引狼入室,承州落于盛金之手,他的身家性命也就不保了。

        赵学尔不知赵同心中所想,再接再厉地劝道“一旦我们捉住了盛金,无论朔方最终会不会归顺南唐,至少可以让他元气大伤,十年之内都不敢再骚扰南唐边境,父亲,您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赵同却觉得赵学尔所说都是天方夜谭,他毫不留情地拒绝了赵学尔的提议“张厚是朝中三品大员,位高权重,别说我们没有证据证明他是故意拖延时间,延误军机,就算我们有证据,那也应该奏禀陛下,请陛下裁决,我若是擅自杀了他,便是以下犯上了。”

        “再者,如今有张厚带兵保护承州,盛金就打不进来,若是我自作主张打开城门,一旦你所说的计谋被盛金识破,到时承州失守,南唐陷入危境,我们就是千古罪人了。”

        “只为了除掉一个董重,就将城中几十万百姓置于危险之境,实在是本末倒置了。”

        “至于国家该如何抵御敌辱,那是陛下该考虑的事情,我只要能保住承州不落入盛金的手里,就是万幸了。”

        赵学尔不知赵同已经决计不会同意她的提议,仍然据理力争“张厚为了一己之私,就能设计让柳将军夫妇战死沙场,让承平军全军覆没,让盛金带着四万大军逃脱,父亲难道能够确保他入主承州以后,不会再为了一己之私献城投降吗?

        赵同道“若真是那样,便是我时运不济,天要亡我,至少我不会背负千古骂名,纵然是死也死得忠烈。”

        赵学尔还要再劝,赵同却已经喝止她道“我意已决,你不必再说,此事也不许你再向任何人提起。”

        赵同油盐不进,赵学尔无法,只能先回了求安居再想办法。

        她在房中坐了一会儿,想着还是不能把承州的命运交到张厚这样的人手中,于是决定直接去柳府,与柳家兄妹商议此事。

        赵学尔带着侍女如鱼和不为,刚走到大门口,就被守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