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您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十九章香皂白送扬美名 长孙无忌要使坏(1/3)
        李愔跟着陆德明学习进步很快,每学一部经书,就把青铜升级到白银,青升白才千点瞩目值,在百万人口的长安凭傻子、败家等热搜,李愔还是能升的起级的。

        学习成绩好,李二也守承诺放养式管理,暗中派了几名暗影跟随,学霸总是有些特权的。

        早上学习,下午就去东、西市筹备香皂门市开店的事。

        在筹备期间李愔已经把成品的贵族香皂送入宫内给各位娘娘们试用,向曲江盛宴猜出灯谜获得兑换券的给予提前兑现,当然给的是文士香皂。

        这一段时间,香皂比胰子好用的口碑到处可以听到,就是不便宜,虽然六皇子还没报价,世人惯性思维胰子多贵呀,穷人都用不起。

        香皂比胰子好用又好闻,价格肯定更高,便宜还会配上这么精巧的包装盒子吗?听说盒上的文士香皂四个字还是皇上亲笔手书的。

        买不起,盼灯谜!盼灯谜,求皇宴!可长安城怎么可能天天有皇宴呢?

        今天下午杨妃宫所有太监和宫女都出宫协助六皇子发传单,每人负责跑五座坊。

        找里长把传单的内容给坊里百姓解读一二,就是凭传单可以在七夕节东西市洁身屋兑换一块洗衣用的肥皂,一块普通洁身用的香皂,同时要监督和协助里长把传单发给坊里每一户。

        李愔事先估算过长安城人口百来万左右(史上记载唐元宗时期长安城人口最高峰185万)。

        李愔判断现在的长安城最多120万人口顶天了,一块肥皂、香皂成本合计五文钱不到,也就是五六百万文,也就六千贯铜钱,六千两银子,还比不上卖一首诗。

        唐朝的士族确实比皇族有钱多了,武则天上台也改变不了这个状况,更别说太宗李二了。

        不理解后世市场营销忠心耿耿的高公公说服不了李愔,入宫找杨妃娘娘哭诉其子败家。

        杨妃娘娘更不懂,闻言也害怕这要送出去多少斗米?唐初一斗米六文,一百万斗米能养多少人?唐朝的物价真让现代人羡慕。

        李愔苦口婆心的给俩人分析,若不是近期顶着大唐第一才子、皇室文曲的桂冠,杨妃娘娘直接把这败家子给拍回肚子重新回炉改造。

        “母妃、高公公,你可知道百姓用澡豆洗衣要拼命搓揉捶打,衣服才能干净每件衣服都容易破损,有了去污更好的肥皂后,百姓衣服穿的时间就更长久相当于变相降衣料钱。这可利国利民之事呀!”

        “殿下仁心,可也不能白送呀,这京城人口众多,这要送出多少个。”

        “一百万斗米。”

        心疼死一屋子的人!当初家里有这些米,何苦当个不孝人呢?

        “大不了,我再卖几首诗给尉迟恭。”

        史上杨妃娘娘就是无原则的慈母,这次被李愔劝劝也就从了,杨妃宫所有奴婢开始为香皂造势。

        七夕情人节,长安县衙提心吊胆汗流浃背,六皇子李愔又出幺蛾子搞一出赠送。

        从昨夜三更就有人排队了,担心长安城这么多人去晚了就没有了。

        今早人更多,往日的七夕节是去曲江边看红男绿女踏踏青听听曲,今年则是去东、西两市洁身屋排队。

        爱情还是敌不过现实!古今都一样!

        传统手工的大唐人根本就不知道工业化、标准化的魅力,量大、质美还成本低。

        每个人只负责自己的工序,并不需要手艺,速度变得很快,成品又是用同一块模印出来,每块一样大,就是孪生的。

        大量投料大量压摸,就可以减少单个手工制作浪费的边角料,从而使生产时间、材料损耗降到最低,生产效率得到质的飞跃,价格也就变成更低。

        没有量李愔敢这么玩吗?没有量建什么码头?船运的吞吐量是马车的十倍,没有量玩什么漕运!

        这些大唐人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