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硬汉崛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十九章 回家(1/2)
        “咯吱,咯吱……”

        北风呼啸。

        杨峥踩着积雪回家,手里还提溜个纸箱子。

        他的家住在城郊,是一栋很老很老的安置小区,陈旧得厉害。这儿距离影视城实在太远,跑戏不方便,所以他才会在那边租房住。

        杨峥和偶尔路过的邻居打着招呼,转弯来到自家楼下。

        巧得很,他一眼就看见了自己的母亲王桂兰。

        王桂兰今年五十二岁,在附近的小超市工作,当理货员,性格非常的直爽。此时她挽着菜篮子,正要上楼梯开门呢。

        “妈!”

        “呦,小峥回来啦?你怎么瘦成这样?啊?瞧瞧,又黑又瘦的!”

        天底下的母亲可能全是一个模样,只要孩子不在身边,保证一准会嫌瘦。

        “妈,您什么眼神儿,剧组伙食挺好的,我连肚子都吃大了。”

        王桂兰摇头道“脸小了肚子还能大?净瞎说!”

        “嘿嘿。”杨峥接着打岔道,“您看看,我给您买的什么?”

        “什么?”

        “您颈椎有问题,按摩的,睡觉之前啦,看电视啦,按一按肯定舒服。哦,我还给爸买了个喝水的保温杯。”

        “花那些钱干啥。”

        “也没多少钱……”

        母子二人边走边说,王桂兰拿钥匙把门打开。

        杨峥他们家住在一楼,两室一厅,有八十多个平米。简简单单的大白墙,普普通通的木家具,却透着一股亲切的温馨感。

        格外舒服。

        “小峥你歇着吧,我给你做饭。今天有萝卜烧肉,还有虎皮青椒,汤就喝紫菜蛋花的。”王桂兰急匆匆地往厨房走,打篮子里往外拾掇东西。

        “不,我来帮忙,这样爸也能早些吃到。外面风大,挺冷的。”杨峥说。

        “噢,那好,你把萝卜洗洗切开,切成块儿。”

        “好嘞……”

        ——老杨同志看着个书报亭,卖卖香烟和杂志什么的,白天基本不回家,吃饭全要靠媳妇送。做这行看似风不打头雨不打脸,其实挺熬人的,还得交不少租金。

        杨峥娴熟地忙活着,嘴里也没耽误聊天。

        “妈,我给您卡上转了两万块钱。”

        “多少?!”

        “两万整。我去白云拍的戏,山区,组里给五百块一天呢。”

        “怪不得瘦成这样……”

        可怜天下父母心!

        王桂兰又是欢喜又是心疼,心疼远远大过于欢喜。她的眼圈儿微微泛红,还转过脸去,故意不让儿子看见。

        “我给你存着,留以后结婚用。今年你都二十五岁了,过完年二十六,也该找个对象了。”

        “不急不急。我现在生活没有规律,找对象是害人家。”

        “那什么时候能规律?”

        “再等等。”

        “哼,再等等,再等等,这话我耳朵都听出茧子了。要么,咱还回去干厨师好不好?酒楼里女孩子多,谈恋爱容易些……”

        杨峥知道母亲恐怕又要念“循环咒”,所以赶紧闭上嘴,装聋作哑。

        不一会儿,饭菜都得了。

        世界上最质朴,又最好的味道,一定是家常的,属于母亲创造的。

        虎皮青椒,辣椒皮皱皱的,焦焦的,炒得恰到好处。

        萝卜烧肉,萝卜鲜,猪肉香,萝卜全数吸收了浓郁的汤汁,比肉好吃多了。

        更妙的是,他们家里还有一坛陈年老糖蒜!那糖蒜色泽发黑,卖相挺一般,但嚼起来却嘎嘣脆,酸甜适口,回味无穷,是下饭的绝佳神器。

        王桂兰有个固执的“小毛病”。

        儿子可以帮忙洗洗涮涮,但只要她在家,炒菜就不准杨峥插手。

        这是因为,当年杨峥学厨遭了许多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