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帝国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1224章 终章,时代的序章(4)(2/4)
军事经济条件成熟,于盛元769年,帝国实现载人航天,三年后开建第一座空间站,十二年后空间站完成,盛元799年实现载人登月。

        由于网络与人工智能技术成熟,这次登月实现智能无人舱长期驻留,为深空探索建立基地。

        盛元802年,观测到太阳对面蓝色星球,确认目前所处太阳系中存在另一颗可供移居的蓝色星球,正式定名“海蓝星二号”

        盛元810年,帝国由内阁君政转入帝国立宪制。

        盛元839年,对鈤元素应用取得突破,秦帝国第一次实现对局域时间控制。

        五年后,由针元素制造的首个时间容器模型诞生,由此提前奠定时间科技路径。

        盛元904年探险器抵达海蓝星二号,经过扫描与外空探测,确认星球直径一万六千公里,陆地面积百分之十七,大气偏厚,大气与海水成份与海蓝本星相当,但空气氧含量高达百分之三十,地面覆盖有绿色植被和土生生物。

        海蓝二号距离太阳两亿三千六百七十五万四千六百公里,自转比海蓝本星慢四十五天,因公转于海蓝星相近,因此每三亿六千万年交汇一次,交汇最近距离五千七百万公里。

        盛元939年,帝国探险者号,携人类智族腋目科学家七十人,智能飞行器机器人数百台,抵达海蓝星二号外空轨道,开始对海蓝星二号开始深入探索。陆续发现更多本土生物,但始终未发现潜在智慧物种。

        盛元982年,历经数十年探索,帝国向二号星移民。

        此时本星人口在计划生育政策有效控制下,人类包括金雪狄人在内,人类人口长期浮动于三十五至四十二亿间,尼尔科科族人达到七亿,腋目人两亿八千万,长寿人类与智族长寿人突破一千六百万。

        而得益于统一的全球政府,国家得以调配更多的行政资源和资金保障,生育教育补贴得以普惠全球,得益于种族和解,法律公平,文化共融,和而不同,腋目族普遍受惠,科学可控的人口生育带来长期可持续的发展。

        长寿阶层除了贵族阶层,还有相当数量的大师科研人员工程师高级技工与极富作战经验的储备武将士兵与他们的直系子女占了更大比例,长寿人为对外扩张移民,繁殖更多人口,建立稳固的政权了必要的政治保障。

        尤其是天子,也包括那些诸侯王们,已经翘首以盼成为一星之主,这显然要比一个“小小”的诸侯更具有诱惑力。

        盛元1065年,帝国制造出足以容纳狂澜系统的存储原件。同期得益于技术进步,在不使用长寿生物技术药制剂前提下,普通人类寿命达到两百二十岁,普通智族人达到了三百九十岁,令人类望尘莫及。

        盛元1216年,经过多年努力和研究,勉强提取狂澜舰体能源发生器损毁模块组件,并以损毁组建和模块建立了大型能源中心生产能源,为其成功续命。

        同年狂澜存在的秘密向内阁与封王公开,此前仅在小范围秘密传播,由此许多老人物人终于明白百里燕开挂般“神技”究竟何来,他是穿越者的秘密就此掩盖。

        不过这一切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许多人都已逃脱了历史的宿命,正走在一条光明大道上。

        次年正式确立狂澜的地位和名分,此后很长一段时间,狂澜成为大秦文明发展的动力源泉和导师。

        若干年后,百里燕从宗伯泰口中得知,多年前,确切的说是宗伯泰出生前一百七十多年,法天道派已经模糊推演出长生不老技术,宗伯泰此后又几经推演,确认长生不老与百里燕有莫大机缘,最终促成了他出仕的决心。

        盛元1390年,帝国控制本太阳系,大气与环境生物控制技术趋于成熟,秦帝国进入星系文明,建立首个星球级计算机。

        有鉴于知识与技术量急速扩容,专业性和学科领域日渐繁杂,人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