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万籁俱寂为尔驰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九章 油画(1/3)
        “好吧,什么时候启程?”

        介于国内事情还很多,陶倦言略一思忖就答应了。

        “姐姐想什么时候走?”花行看起来兴奋劲儿还没过。

        “今晚行吗,还能赶上周一下午的课。”一周的工作就是要整整齐齐。

        花行一脸不赞同“这么急,不多休息一下吗?”

        “不用了,飞机上休息。我给焦皎打个电话,你先去忙你的吧,我们拍卖开始前再一起离开。”

        花行不大舍得刚回暖的姐姐就这么支开他,心头默念“急不得急不得”,走开没两步就忍不住叮嘱道“那好,你要是有什么事或者再遇到什么不长眼的就给我打电话,看到心仪的画也要说。”

        “好了好了,还不放心我吗?”陶倦言冲他一笑,桃花载水,笑眼盈盈。

        花行晃晃悠悠,想要永远抓住那流连的目光和抚慰人的眼波。

        “既然你有特殊客人的邀请函,想必也是维特根斯坦先生重视的后辈,还不抓紧时间和他交流交流笔法。上次你的画,不是想请他点评吗?”

        支走花行后,陶倦言算着时差,给助理发了一条明天回国的短信,然后小心地提着裙子上到顶楼,随便找到一处露台,一只手支着头俯瞰整个古堡。

        一面揽尽湖光山色,一面打打腹稿。

        夕日欲颓,暮色爬上天角,客人们大都走到室内,等待着即将开始的拍卖晚宴。

        山腰上的几点车灯不一会儿就爬到了近处。

        古朴的青铜大门即将迎来它的最后一批贵宾。

        疏阔落拓的晚风拂过猩红的玫瑰园,给陶倦言冻出一个寒颤。

        她拉了拉轻纱外套,觉得自己过于行为艺术了,年轻人可以装酷,自己不能要风度不要温度,转身离开时还在想这晚礼服真是遭的富贵罪,比不上纯棉衬衣万般好。

        她刚走到一处隐秘的拐角,余光中一线金色闪过。借着仿古蜡烛样式的壁灯,她发现了一个反着金光的画框。

        咦,还有条漏网之鱼,她想。

        那里挂着一幅并不显眼的画。

        不显眼,却很抓人。

        不显眼是因为不易发现,色调也暗。抓人是因为笔触冲突极具戏剧性,色调压抑得仿佛能让人感到一阵扑面而来的潮湿和腐朽。

        画是油画,几乎采用全厚涂技法,说抽象也不算抽象,既不像大师晚年的返璞归真之作,也不似后辈年轻天才的炫技弄巧。

        在陶倦言看来,它明明白白的,只表达了一个主题——求救,秘而不宣的求救。

        构图微微倾斜,在画的右半部分,大约能看出是个人的模样。

        他的双膝不自然地屈起,像是被强行捆绑上弯折的钢筋。双手扭曲交叠,像是被墨色凝聚成实质的藤蔓束缚。

        她凑近一些,才发现那双手上原来纹满了难辨的符文,像从血脉里破骨而出的锁链,将他囚困在浑浊之中。

        他向着的方向,是绵延不断的墨色线条,是无垠无尽越叠越厚的黑暗。

        明暗的过渡部分,扫下浓稠的墨绿色阴影,以衔接两个邻近却对立的色块。但仅仅凭这一笔挡车地螳臂,事与愿违地没有起到任何过渡作用,强烈的色彩冲突挤撞出勾勒轮廓的线条,描绘的正正好好是整幅画最为明亮的部分——一方冷白的肩背。

        强健,蓬勃,充满力量。

        究其本源,是一束最立体的强光打在他的鼻梁上,陶倦言这才仔细去看他的脸。

        从斜后方看不清神情,但她莫名地觉得他的嘴角好像微微翘起。

        他在笑。

        这个用黑暗绘就的光明,这个唯一的囚徒,在框裱下的孤寂禁地里……

        笑?

        的确是这样。

        他笑得挑衅又没有温度,略微有些眼熟,她被这个想法恍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