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民国之也很精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六章 卫嘴子、买枪、练枪(1)(2/4)
女人也爱打手枪》,是不是很吸眼球?!哈哈哈!但因为上午偶遇的打架事件,临时改了章节名,加了一些,我认为很有必要说明的废话,请各位看官多担待,队长在这里给大家作揖了!!!好在都是免费章节。大家看个热闹就好!好了!言归正传。

        分割线

        “介位爷!您满天津卫扫听扫听~~~我黄三儿不是啐!就没有我黄三儿不认四地洋行。爷您说去哪嗨儿咱就去哪嗨儿,保您又快又稳!您请散策!(上车)”

        京油子、卫嘴子,这句俗话已经听了两辈子了,还真没见识过。今天总算见到天津人嘴的厉害了。

        我只是对着拉黄包车的力巴问了一句“知道法租界卖机器的洋行怎么去吗?”这位就巴巴巴的一通吹啊!还扶着我的胳膊让我上车。就怕跑了生意。

        “那就去最大的卖机器的哪家。”听着天津话那怪异的发音,我就呵呵笑着上了黄包车。

        “得嘞!您就擎好吧!最大的洋行,坐稳了您内!”

        坐在黄包车上,看着这旧时的天津街景,心里不免的心潮起伏。天津市区不大,却被列强的各个租界分成了好几个区域。而讽刺的是,此时天津最繁华的地区却是法租界的杜总领事路的劝业场附近,这里是租界里外国人集中娱乐消费和办公的地区,这里百货公司、酒店、银行、商行众多、洋的土的鱼龙混杂,更是说不出的扭曲繁华。

        租界这种国中之国的畸形产物,也只有在积弱的中国才有,想改变就得奋起直追啊!而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我来到这个世界就是要抢占这个历史窗口的先机,让中国崛起的阻力小一点,付出的代价少一些,绝不能再错过了。

        等到了洋行门口,我抬头一看洋行牌匾写着大日本帝国三菱株式会社,我就立马黑了脸。

        “这就是卖机器的洋行?”我忍着怒气的问车夫。

        “四啊!这四法租界最大的洋行。介位爷您就放心吧!别看门帘儿挂的字儿,里面儿有机器卖。”

        确实是个大洋行,(只不过是日本人开的);也怪我没有说清楚,黄包车夫没有错。我的无名火还撒不到人家头上。于是忍着怒火,对黄三说“我要找洋人开的洋行!卖机器的!最大的!在法租界的!”我一字一顿的说,就怕黄三又听差了。

        “您早说么,介四嘛四儿!好嘛!~~~我介通跑啊!~~~临撩儿!白忙活了介!”

        黄三扇着草帽,用已经看不出白色的短褂前襟擦着头上的汗。嘴里叨叨着卖着惨。小市民的精明表现得淋漓尽致,就怕我不给钱。唉!一切都是为了生活啊!见此,我心里的火气也消了,于是又对还在卖惨的黄三说

        “不会让你白跑!给你一大洋,包你车一下午。干不?”

        “您不四哄我吧!真的一个大洋一下午?”黄三惊喜的连忙确认。

        一个大洋在这个时代是很有购买力的,黄包车费力巴拉的拉一天活才挣二三毛钱,这二三毛也就只能买两三斤玉米面,而一个大洋在这时代却能买二十多斤上等大米。够他吃一个月的。你说黄三他敢相信不?所以这家伙不嫌烦的再三确认,话痨的我都烦了。

        “不信就算了!我去找别人。”说着就故装得要下车。

        “别介呀!我信您还不行!咱介就走。”黄三一看我是认真的,立马拉车就走。

        这次总算把我拉到一家瑞士人开的的纺织机械贸易公司。刚进门就有个年轻的外国小伙迎了上来。

        “纤僧!有神磨刻以帮里的吗?”

        我实在听不懂他奇葩发音的汉语,于是干脆用德语打断他的话。我知道瑞士的主流语言是德语。

        “你们经理在吗?”听到我流利的德语,小伙子明显松了一口气。立刻就用母语跟我交流起来。

        “是的先生,他在。需要我替您引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