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991从芯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一章 意难平(1/3)
        金秋的省城,夜风习习,驱赶着秋老虎的最后那丝余威。

        苏远山牵着妻子的手,踏着月色漫步在电科大西校门外的人行道上。

        苏远山和妻子叶如黛相识于大一,两人相濡以沫二十几年,如今女儿已上初中依然浓情不减。

        叶如黛靠着他肩膀,多年来的习惯让两人步伐完全一致“小山哥,最近的禁令,你们海芯到底扛得住不?如果扛不住,你干脆回来教书得了。”

        苏远山握了握妻子的手,脸上浮起一抹笑意“我倒是想辞职,可期权还没到手,走了谁养你?”

        “你这话说得,好像我成了要靠你养的败家娘们。”叶如黛满眼的风韵,轻轻瞪了丈夫一眼,说的话丝毫不像一个电科大副教授的口吻。

        “嘿嘿,主要是……”苏远山吻了一下妻子的头发。

        微风吹过,妻子贴近他的身躯“知道,你很早之前就说过,意难平。”

        “是啊。”苏远山叹了一声。

        因为父亲是电科大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最早的一批老师,苏远山从小耳闻目染,对集成电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从父亲手下毕业后,苏远山又去哥伦比亚大学攻读计算机工程硕博。之后在tel呆了三年,见证了3到4的诞生后与妻子回国,他担任国芯的逻辑设计工程师,妻子则回到电科大教书。

        在国芯呆了八年,干得心力交瘁的他决定休息一阵,于是应邀前往一家国产eda公司做仿真工具顾问,而后追随师兄秦为民去了海芯。

        在过去的数年,他几乎以一块砖的形式在国芯负责过逻辑设计、结构设计,甚至还负责过微代码编译。这种近乎全能的资历让他当仁不让的成为了海芯的首席架构师。

        从前年到今年,西边的制裁让国内高端芯片行业一片乌云,无数的质疑和愤怒在互联网上掀起了轩然巨波——倒是给了苏远山休假回来陪老婆的机会。

        可又能怎样?

        x86架构的授权和生态链就如同一把大铁钳,死死地掐着国内桌面处理器的脖子。而即便没有生态链和授权的束缚,一纸禁令也让基于ar架构的7n移动c芯片的海芯同样没有半点反抗能力。

        比智力,华夏人从来不虚。

        但就算你能设计出冠绝全球的架构,没有高端半导体制造业的支持,照样是镜中花水中月。

        甚至人家都还可以直接从源头围掐你,连eda都可以不给你。

        然而纵有千般险阻,万般磨难,苏远山和他的团队依旧没有放弃,归根到底还是因为那三个字——

        意难平。

        “现在先暂时走一步看一步,看华芯国际那边能不能曲线救国。”

        苏远山笑着说道,把所有压力藏在眼底。

        这时身后车灯传来,他搂着妻子往右边靠了靠。

        却不料车灯以疯狂的速度接近!

        伴随着妻子的惊呼,苏远山使出全身的力气,将妻子一把推开。

        他飞了起来。

        嘀嗒。

        嘀嗒。

        嘀嗒……

        苏远山的视线从那只长耳朵的铁闹钟上离开。

        他用了半个小时来接受自己回到了1991年的事实。

        1991年2月25日,农历正月十一。

        这一年他未满十七,刚上高一。

        “黛儿,等我。”苏远山用力闭眼,把叶如黛和女儿的身影藏在心底。

        既然重生,中年人的多愁善感就不需要了。

        1991年,对于执念国产芯片的苏远山来说,不算最坏,但也谈不上好。

        这一年,因特尔一边对80486做最后的修补,一边开始憋大招。

        而因为早在386时代因特尔就取消了对其他“第二供应商”的x86授权,这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