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魏剑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三十七章:站队(1/2)
        “陛下谕平阳县令曹丕,为官清廉,心存百姓,改旧令以富强百姓;不惜性命,讨贼寇以平靖地方,朕心甚慰。故召回许都,由司空酌情任职。”

        这年代,谁还不知道这圣旨,说是圣旨,都是曹操让人写了给天子盖完章送出来的。

        翻译成曹操的原话,估计就是儿砸,干得不错,平阳治理得很好,剿匪也干得不错。但是你个兔崽子想干什么,想让老子和你娘白发人送黑发人吗?居然差点交代在一群山匪的手中!老子很生气,赶紧给老子滚回来让你娘看看你。至于接下来你任什么职位,就看你认错的态度了,要是老子不满意,你这辈子别想出许都了!

        史阿心中一笑,想不到曹老板还是挺挺疼曹丕的,倒也没电视剧里面那样不把曹丕当儿子看,独宠曹植和曹冲。

        就在史阿内心发笑的时候,负责宣读圣旨的内官(汉朝对宦官的礼称)又拿出了一卷圣旨。

        “陛下谕史阿,雒阳人士,师从帝师王夫子。南匈奴袭扰平阳,卿仗义执剑,斩杀栾提呼厨泉,功勋卓著。后随平阳县令曹丕定新政,创新式军械,身先士卒破犁乡山山匪。计前后功勋,赐五大夫爵,食邑三百户。卿有大才,若愿入宫为随侍天子,则委卿以羽林中郎将,护卫天子;若愿为国征战,则任一军侯,率一曲之兵征战沙场。”

        卧槽!

        史阿顿时人都懵了。

        五大夫爵,二十级爵位中的第九级爵位。

        《商君书·境内篇》谓五大夫有赐邑三百家。汉高祖规定从第七级公大夫起为高爵,得有食邑。(汉)文帝后,改以五大夫以上始为高爵,然其待遇,仅本家得免役。

        所以,这赏赐让史阿有点迷。

        五大夫爵可是高爵了,但五大夫爵按现在的制度本应没有食邑,自己却仍获封三百户的食邑,这无疑是厚赏了。

        但结合马中三宝和适用山林作战的那几样装备的发明,说实话,五大夫爵和三百户食邑的赏赐真的不多,甚至有些少了。若非史阿年纪尚轻,不便骤然身居高位,否则封个侯也不是问题。

        不过,圣旨后面的话就让史阿更加迷茫了。

        封官,还给我选择?

        羽林中郎将和普通军侯?

        东汉,“南军”名称已不复存在,但是“光禄勋”和“卫尉”仍然存在。“光禄勋”下设七署,其中两署羽林中郎将所属“羽林郎”128人,为皇帝的宿卫侍从;羽林左、右监所属羽林左骑800人、羽林右骑900人,担任宿卫侍从和“出充车骑”。

        羽林郎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选自六郡、三辅地区的良民。(二)选自从军死事之子孙。(三)选自征战有功者。

        《后汉书·百官志》曰“羽林郎,掌宿卫侍从,常选汉阳、陇西、安定、北地、上郡、西河六郡良家补之。”

        而军侯呢?

        汉代五人为一伍(伍长),两伍为一什(什长),五什为一队(队率),两队为屯(屯长将)、两屯为曲(曲长军侯)、两曲为部(军司马或者校尉)

        军侯就是一个统领四百人的低级军官。

        看上去,羽林中郎将只统领128名羽林郎,军侯好歹统领400人,但是孰优孰劣,一眼便知。

        这128人,必是精锐,而且跟在天子身边;而身为军侯统领的400人则定然良莠不齐。若曹操心黑,给他400老弱病残他都没办法。

        而且,这真的只是选官职这么简单吗?

        好歹是后世各种电视剧和小说熏陶过的史阿,这点眼力见还是有的。

        一旁的曹丕从小耳濡目染这些政治,也是瞬间反应过来这道圣旨背后的含义。一脸焦急地看着史阿,似乎是怕史阿没有理解清楚其背后含义,又或是因为他师父王越的缘故,而选择了“光鲜亮丽”的羽林中郎将一职。